乾元殿
在今河南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交界处的东北角。本隋乾阳殿旧址,唐麟德二年 (665) 命司农少卿田仁汪因旧址造乾元殿成,高一百二十尺,东西三百四十尺,南北一百七十六尺。武则天垂拱四年 (688) 毁乾元殿,改建明堂。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(737) 命毁明堂,改为乾元殿。后又改为含元殿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交界处的东北角。本隋乾阳殿旧址,唐麟德二年 (665) 命司农少卿田仁汪因旧址造乾元殿成,高一百二十尺,东西三百四十尺,南北一百七十六尺。武则天垂拱四年 (688) 毁乾元殿,改建明堂。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(737) 命毁明堂,改为乾元殿。后又改为含元殿。
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。为三国魏武所作。曹植《公宴诗》:“清夜游西园,飞盖相追随。”②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留园之西,今名西园寺。为戒幢寺与西花园放生池的合称。始建于元至元年间,初名归元寺。明末改名戒幢律寺
即端门大街。在隋唐东都皇城正门端门之南,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载,隋炀帝在洛阳时,每年正月十五,在天津街上盛陈百戏,“金石匏革之声,闻数十里,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,大列炬火,光天烛
即今河南鹿邑县西北阳湖口乡。清光绪《鹿邑县志》卷3《市集》:“阳湖口集,去城三十里。”
哥窑即龙泉窑之别称。窑址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小梅镇大窑村。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。相传南宋时章氏兄弟二人在龙泉县烧造瓷器,其兄所造者佳,故世号为哥窑。弟则仍龙泉之旧号,亦称弟窑。宋代著名瓷窑之一。在今浙江省
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苌举县 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嘉陵江西长峰南)。因水盘曲为名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北周废。北魏置,治苌举县(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、嘉陵江西长峰南)。属东益州。辖境约今陕西省略阳县西
即乌苏里江之源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乌苏里江“江源出(锡赫特山)山脉之西麓,曰三道沟河,曲折西北流,右岸纳支流数条,迤西有刀毕河, 自左岸来会。刀毕河在三道沟河之西。
明永乐五年(1407)建,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七十里。有土巡检司。清废。
在今河北沧县东北。明建文二年(1400)燕王攻沧州自此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沧州:灶儿坡在“县东北百里。居民于此煮盐为业,因名”。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居民于此煮盐为业,因名。”明建
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。因城南历山(今名千佛山)而得名。西汉属济南郡。东汉属济南国。西晋属济南郡,永嘉后为济南郡治。唐为齐州治。宋为济南府治。元为济南路治。明、清为济南府治。民国初为山东
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玉虹泉“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。石壁镌三大字,并有石刻题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