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龙山

乌龙山

①即古卢龙山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乌龙山“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。古卢龙山也。卢龙塞当在其地”。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谓卢龙塞即“今潘家口”。

②一名乌山。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2仁安山:“旧名乌龙山,其傍当驿路,有岭亦名乌龙岭。”北宋末改名仁安山,明初复旧名,李文忠败苗帅于乌龙岭,即此。

③即乌奴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西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1:崇祯十年(1637),李自成由汉中攻广元,杀总兵侯良柱,“结七十营于乌龙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一》:乌奴山,“《旧志》:一名乌龙山”。今山东麓有“广元皇泽寺”。

④即今云南东川市西珙王山。唐至明称乌龙山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乌龙山,“山有十二峰,北临金沙江,蒙氏封为东岳”。《云南山川志》:“山北临金沙江,有十二峰耸秀,为诸山之冠,八九月间,上常有雪。其顶有乌龙泉,下流为乌龙河。蒙氏封此山为东岳。”


又称乌龙岭。在浙江省建德市东。海拔909米。山势磅礴雄伟,为古严州府的镇山。元至正十八年(1358年),苗帅杨完者屯兵乌龙岭,李文忠、邓愈击败之,即此。山中层峦叠嶂,林木葱郁,风景优美。有乌石寺,为古代名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丘镇

    北宋置,属韦城县。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四十六里武丘乡。

  • 英罗港

   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车板镇西,与广西合浦县交界之英罗港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石城县: “洗米河,出广西博白,迤南流为英罗港,入海。”

  • 称山

    在今浙江上虞市西北道墟镇北曹娥江口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练塘者,句践时采锡山为炭,称炭聚,载从炭渎至练塘,各因事名之,去县五十里。”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9载: “称山在县东北六十里。《旧经》 云,越王

  • 定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东北。武帝元朔四年 (前125) 封齐孝王子刘越为定侯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乐陵市东北。属勃海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仁内乡

   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西岸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连州:“有西岸巡检司,治仁内乡,后徙阳山县境。”

  • 白华关

    在今河南卢氏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卢氏县:“又西有白华关。”路通陕西。元末尝设兵戍守。

  • 阎水

    在今江西安福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阎水 “在安福县东三十里。源出阎岭,流入王江口”。

  • 柏固寨

    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上板固村。明置柏固巡司于此。

  • 金陵府

    五代吴武义二年 (920) 升升州置,治所在上元县 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市区及江宁、句容、溧水、溧阳、高淳等县地。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建都于此,改为江宁府。五代吴武义二年(92

  • 盱台县

    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 秦二世二年 (前208),项梁 “闻陈王定死,因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,治盱台”。即此。西汉改为盱眙县。东汉复改为盱台县,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