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西
在今贵州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佳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
在今贵州省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桂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
在今贵州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佳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
在今贵州省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桂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
即富波县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。阚骃 《十三州志》 谓 “多波塘以灌稻,故曰富陂县”。
唐武德五年(622)分南宾、安京二县地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8如和县:“因县西南四十里如和山为名。”景云二年(711)属邕州。北宋景祐二年(1035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
天目山的西支。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六十二里。主峰仙人顶海拔1507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天目山“在于潜县境者为西天目”。为避暑胜地。今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在浙江省临安市於潜镇北20千米处。为天目山西支。
即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五十四里辛庄堡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永年县图:东北有辛庄堡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永年县城东部。辛庄堡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9100。原村庄毁于水患,重新建村后取名新庄堡,后
①一称桐汭水。在今安徽广德县西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五年 (前480) 夏,“楚子西、子期伐吴,及桐汭”。杜注: “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,出白石山,西北入丹阳湖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广德州:桐水在
又称西路中右翼左旗。清乾隆二十年(1755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。
和硕特南左翼后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共和县及青海湖南岸石乃亥一带。
①隋大业五年 (609) 置,属且末郡。在今新疆且末县附近地。隋末废。②金改肃宁城置,属河间府。治所即今河北肃宁县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废入河间县,后复置,属河间路。明属河间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
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,以别于大琉球(今琉球群岛)。清初仍有人沿用此名。(1)明洪武初,琉球中山王察度受明册封,为与隋、元时称今中国台湾的“流求”相区别,遂称中山王地为“大琉球”,即今琉球群岛,而以今台
在今广东封开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封川县:石砚山砦,“瑶寨也。正德中,封川之石砚、大和、鸡峒山瑶,纠合开建大玉、小玉、大台,贺县峒金、上峒、下峒等巢,封川归仁、文德二乡,大滑脑、洪秋、南吉、大贺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