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州
①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
②辽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爱民县(今吉林双辽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吉林双辽县地。金废。
(1)唐以党项部落置,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。后地入吐蕃,侨治庆州界。旋废。(2)辽置,治爱民县(今吉林双辽市西)。金废。
①唐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
②辽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爱民县(今吉林双辽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吉林双辽县地。金废。
(1)唐以党项部落置,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。后地入吐蕃,侨治庆州界。旋废。(2)辽置,治爱民县(今吉林双辽市西)。金废。
唐大足元年 (701) 置,为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。治所在今贵州赤水县东。后废。唐大足元年(701年)置,治今贵州省赤水市东,属泸州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习水河中游地区。北宋后废。
又作下鄀。春秋时国名。允姓。都商密 (今河南淅川县西)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五年 (前635),“秋,秦、晋伐鄀”。即此。此为下鄀,金文作 “蠚”、“”。 文公五年 (
北魏永安中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南和县(今河北南和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邢台、任县、南和等县市地。北齐废。北魏永安中析广平郡置,治南和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邢台、南和、任县等市县。北齐省入广平郡。
即今山西繁峙县城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)繁峙县移治于此。
古道路名。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线。隋开皇五年(585),率益、汉二州兵所开,是在秦汉五尺道基础上建成。以石门山为名。自今四川宜宾市南行,经高县、筠连、云南盐津、昭通、宣威,南抵曲靖。
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法华山 “在乌程县西北十八里。苏轼有 《与胡祠部游法华山》 诗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明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》卷9: “法华山去灵隐山后可里许,去
即今青海境内通天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4罕东卫:毕力术江“在卫西。宣德九年,罕东别部扎儿加邀劫使者,命刘广等讨之。广使指挥祁贤先以百骑往觇敌,行月余,渡毕力术江,扎儿加惧,诣贤自归,诏宥之。《志》云:江
明洪武七年 (1374) 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。属贵阳府。清时废。
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及余杭市西之西塘河。南宋淳祐七年 (1247) 开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:宦塘河“在余杭门外板桥之西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宦塘河 “南接北新、江涨桥河,北达奉口河,北入德
元置,属八番顺元宣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南。属管番民总管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