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津县

临津县

①西晋永兴初分阳羡县置,属义兴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五十里。隋开皇九年 (589)废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复置,属南兴州。八年(625) 又废。

②十六国前凉置,属晋兴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临津溪水 “自南山,北径临津城西,而北流注入河。河水又东径临津城北,白土城南”。北魏废。

③隋开皇七年 (587) 改胡原县置,属始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。《寰宇记》卷84临津县: “以其俯临津水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(607) 属普安郡。唐武德初属始州。先天二年 (713)属剑州。天宝初属普安郡。乾元初属剑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省为浆池镇。

④唐武德七年 (624) 改临泉县置,属岚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。贞观元年(627) 改为合河县。

⑤唐贞观三年 (629) 置,属羁縻洪州 (后改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后废。

⑥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胡苏县置,属沧州。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南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为临津镇。

⑦金置,为韩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梨树县北八里偏险城。元废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永兴元年(304年)置,治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北。属义兴郡。隋平陈废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复置,属南兴州。八年复废。(2)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,属河州。北魏时废。隋时置临津关于此。(3)隋开皇七年(587年)改胡原县置,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,属普安郡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降为镇。(4)唐武德七年(624年)改临泉县置,治今山西省兴县西北。属岚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改名合河县。(5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胡苏县置,治今河北省东光县东南。属沧州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降县为临津镇。(6)金置,治今吉林省梨树县北偏脸城,为韩州治。元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幸丘山

   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禄劝州: 幸丘山 “在故易笼县 (今云龙镇) 东北。四面陡绝,顶有三峰,可容数万家。昔为罗婺寨。有天生城,牢不可破”。

  • 南直

    即南直隶的简称。

  • 海陵港

   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附近。《元史·张弘范传》: 至元十六年 (1279),弘范攻占崖山,“ (张) 世杰走交趾,风坏舟,死海陵港”。即此。

  • 榆树湾市

    即今湖南怀化市。旧属芷阳县,清时县丞驻地。

  • 白水堡

    ①即今江西德安县西北白水街乡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白水堡“在德安县西一百里。东界瑞昌之新义,西接武宁之眉山,北距瑞昌之南刘坂,南距建昌之河浒,四界相连,旧设官兵戍守”。②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

  • 野马儿站

    明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(伯力) 东北伊斯克里附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“野马儿站”。后废。

  • 悉唐县

    唐置,属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81悉唐县:“置在悉唐川”,因名。显庆元年(656) 为悉州治。咸亨元年(670) 移州治左封县。三年(672) 于县侨置翼州,仪凤元年(676)于县置

  • 义合县

    金正大三年(1226)升义合寨置,属绥德州。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东义合镇。元至元四年(1267)废。古县名。金末升义合寨置。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义合镇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废为寨。

  • 雍氏

    即雍梁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二十四里古城镇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 齐湣王十二年 (前289),“楚围雍氏”。即此。即“雍梁”。

  • 五社津

    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建武元年(25)七月,“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,备荥阳以东”。《水经·河水》:“又东过巩县北。”郦道元注:“河水于此有五社渡, 为五社津。”在今河南省巩义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