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河郡
①西魏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临河县 (今宁夏平罗县境)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为新昌郡。
②北齐武平元年 (570) 置,治所在临河县 (今山西永和县西南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
(1)北周宣帝置。一说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置,治临河县(今山西永和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和县等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省。(2)西魏置,治临河县(约今宁夏永宁县境,一说在今平罗县姚伏乡以北)。辖境不详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名新昌。
①西魏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临河县 (今宁夏平罗县境)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为新昌郡。
②北齐武平元年 (570) 置,治所在临河县 (今山西永和县西南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
(1)北周宣帝置。一说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置,治临河县(今山西永和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和县等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省。(2)西魏置,治临河县(约今宁夏永宁县境,一说在今平罗县姚伏乡以北)。辖境不详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名新昌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乌撒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于乌蛮乌撒部地置路,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辖境相当
①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。唐王昌龄有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。②在今湖南洪江市黔城镇沅江南岸。唐诗人王昌龄在丹阳(今江苏镇江)时曾写有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诗,后迁龙檦(治今黔城镇)尉。此地芙蓉楼即后人为纪念王昌龄而
一名鲁班桥。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飞虹桥“在襄陵县西南三十里。明邢雷记:先是人皆病涉,里人侯思政建桥于故元之丙辰。悬崖巧构,栋宇凌空。正统庚申重葺,迄六十年,宏治已未春新之。《通志
北魏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三年(479年)置,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黄龙山南。属白水郡。西魏废。
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。东汉改为甘陵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北。属巨鹿郡。西汉属清河郡。东汉安帝以其父清河王庆厝于县之广丘,故改县名为甘陵县。
又作可木河卫。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又名侯谷水、胡甲水。即今山西祁县东昌源河。源出山西平遥县东南,向北纵贯祁县境入汾河。《水经· 汾水注》: 侯甲水 “发源祁县胡甲山,……又西北历宜岁郊,径太谷,谓之太谷水。出谷西北流,径祁县故城南,自
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所言入西域道,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,其主要干线有二:(1)为由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)至安西(
①在今山东莘县北四十里马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莘县: 弇山 “旧有泉曰弇山泉。《志》 云: 即古弇中聚也”。②今江苏太仓市的别称。(1)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太仓市市区。明代王世贞筑。有三峰,名上弇、中弇
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文乡南十五里。清同治《河南通志》卷8:九龙泉“泉有九窟,源深莫测。唐开元间旱祷有应,赐名九龙泉”。②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8冯翊县:“九龙泉在县东南八里。有九穴同为一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