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部郡

中部郡

十六国后秦置,治所在中部县(今陕西宜君县东北)。后废。北魏复置,西魏移治杏城(今黄陵县西南十里)。隋开皇元年(581)改为内部郡。寻废。唐天宝元年(742)改坊州复置中部郡,治所在中部县(今黄陵县西南四里)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坊州。


十六国后秦置,治中部县(今陕西黄陵县南)。西魏大统九年(543年)移治杏城(今黄陵县西南)。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年)为东秦州治,明帝时为北华州治,西魏为鄜州治。辖境约今陕西省黄陵县西部一带。隋开皇初改名内部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坊州复置,治中部县(今陕西黄陵县南沮河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黄陵、宜君两县及洛川县南部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坊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路城镇

    即今山西陵川县南路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路城镇 “在陵川县南”。

  • 渔阳县

    ①秦置,为渔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 秦二世 “发闾左适戍渔阳”,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在渔水之阳”,因名。西晋废,后复置。北魏属渔阳郡。北齐废。②隋大业末

  • 亭旁镇

    清置,属宁海县。即今浙江三门县南二十里亭旁镇。在浙江省三门县西部。面积47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亭旁,人口7700。传地有管溪山、鹤山,两山如亭,民居其旁,故名。自古为台州重镇。清康

  • 蒲门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金乡卫。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六十里蒲城乡。清顺治中废。后设蒲门巡司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平阳县南蒲城。属金乡卫。清顺治年间废。后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苻关

    亦名笮关。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汉书·西南夷两粤朝鲜传》: 武帝建元六年 (前135),“拜(唐) 蒙以郎中将,将千人,食重万余人,从巴苻关入,遂见夜郎侯多同”。即此。

  • 昔木土脑儿

    当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。一说在蒙古国东南苏赫巴托省南部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中统二年 (1262),“十一月壬戌,大兵与阿里不哥遇于昔木土脑儿之地,诸王合丹等斩其将合丹大儿赤及其兵三千人,塔察儿与合

  • 石滩墟

    即今广东增城市南增江西岸石滩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增城县有“石滩墟”。

  • 高城县

    ①东汉改高成县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城村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移治今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盐山县。②即高成县。在今湖北松滋县南。《水经·油水注》

  • 王江水

    又名王水。即今江西安福县南陈山水。《寰宇记》卷109吉州安福县:王水“在县东南百里。《舆地志》云,掣村没于龙陂, 即其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王江水“在安福县南。源出陈会二山,东流至县东南六十里

  • 石梯守捉城

    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