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两京

两京

①指东汉首都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和西汉旧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

②唐显庆二年(657)以后,称京城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和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两京。

③北宋以东京开封府(今河南开封市)和西京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两京。《宋史·太宗纪》:“减两京诸州系囚。”

④明永乐以后,以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“两京”。


(1)东汉时“两京”指首都雒阳和西汉旧都长安而言。张衡有《两京赋》。后又以“两京”为两汉的代称。《陈书·沈不害传》:“故东胶西序,事隆乎三代;环林璧水,业盛于两京。”(2)唐显庆二年(657年)以后,合称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为“两京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至德二载(757年),“郭子仪以河东居两京之间,得河东则两京可图”。唐韦述有《两京新记》。(3)宋以东京开封府、西京河南府为“两京”。《宋史·太宗纪》:雍熙三年(986年)九月丙寅朔,“减两京诸州系囚流以下一等,杖罪释之”。(4)明永乐以后,以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“两京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湾市

    即今湖南怀化市东六十四里铜湾镇。宋置铜安砦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谷帘泉

   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三十五里庐山康王谷中。陆游《入蜀记》卷4:谷帘水“甘腴清冷,具备众美……非惠山所及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2南康府:谷帘泉“其水如帘,布岩而下者三十余派。唐陆羽《茶经》品其水为天下第一”。

  • 元怿墓

    俗称“青菜冢”。又因讹传而称“司马懿坟”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北四里洛孟公路东侧瀍河西岸。据1948年该墓被盗掘时出土墓志称:“王讳怿,字宣仁,河南洛阳人也”。为“魏故使持节侍中假黄钺、太师丞相、大将军

  • 盘羊山

    亦作蟠羊山。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。一说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北。《魏书· 太祖纪》:天赐四年 (407),“五月,北巡,自 参合陂东过蟠羊山”。《太宗纪》: 泰常六年 (421),六月 “北巡,至蟠羊山”。

  • 马陉

    一名弇中谷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晋师从齐师,入自丘舆。击马陉”。即此。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“晋师从齐师,入自丘舆,击马陉

  • 佑清寺

    即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。南朝梁天监年间建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》:佑清寺“在新建县治东。旧为上蓝禅院。唐马祖道一以梁葛鱏宅建。宋改能仁寺。明为永安寺。本朝顺治五年重建,改今名”。

  • 井陉郡

    隋义宁元年(617)置,治所在井陉县(今河北井陉县西北)。唐武德元年(618)废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置。治井陉县(今河北井陉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井陉县等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为井州。

  • 夏镇

    明置,属沛县。即今山东微山县治。清咸丰元年 (1851) 沛县迁治于此,十一年 (1861) 仍还旧治。1953年于此置微山县。在山东省微山县中部偏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13.2平方千米。人口9.

  • 寺子岔堡

    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北白崖乡附近。后废。北宋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东北。属西安州。后废。

  • 竹槎岛

    即今山东胶南市东北海中之竹岔岛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:竹槎岛“在即墨县东一百里。其相近有巉岛、营岛,俱在县东海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