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雍州

东雍州

①北魏初置,治所在南太平郡(神䴥元年改征平郡,后改正平郡,即今山西新绛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闻喜、曲沃、新绛、河津、稷山、绛县、垣曲、万荣等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。太和十八年(494)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北周武成二年(560)改绛州。

②北魏孝昌二年(526)置,治所在华山郡原郑县城(今陕西华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、华阴、潼关、渭南等县市地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为华州。


(1)北魏太武帝置,治南太平郡(神䴥元年〔428年〕改名征平郡,治今山西新绛县西南柏壁;太和十八年〔494年〕改“征”为“正”,移治今新绛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河津、稷山、新绛、曲沃、侯马、闻喜、绛县、垣曲等市县及河南省济源市西部等地。太和十八年省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北周武成二年(560年)改为绛州。(2)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置,治郑县(今陕西华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华县、韩城、合阳、华阴、大荔等市县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为华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元坡

    在今陕西富县北。唐韦庄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》诗:“开元坡下日初斜。”即此。

  • 铁骊王府

    在今黑龙江铁力市境。辽时为铁骊族的活动中心。

  • 傅湖

   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安东县: 傅湖 “袤十里,广六里”。

  • 高乐县

    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三十里董村乡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董村。属勃海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宋都思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境。《汉藏史集》(藏文版)载:元朝设宣政院,在藏(即后藏)置驿站四个,宋都思为藏四大驿站之一。

  • 北义阳郡

    南齐改义阳郡置,为司州治。治所在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北魏正始元年(504)改为义阳郡,为郢州治。梁为司州治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为义阳郡。

  • 密州

    ①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胶州置,治所在东武县 (后改诸城县,即今山东诸城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11: “取境之密水为名。” 大业初改高密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 复改密州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沂山、莒南以

  • 布林泉

   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东南水泉凹村附近。清为察哈尔右翼镶红旗驻地。

  • 大柘山

    在今广东平远县治大柘镇附近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平远县图表:“又东超竹岭,其北大柘山,绵延而东南小柘山,去城南五十三里。”

  • 竹格县

    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峰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新昌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