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陵

东陵

①清代皇陵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昌瑞山。因位于京师之东,与易县另一清帝之陵西陵相对应,故名东陵。东陵有孝陵(顺治)、景陵(康熙)、裕陵(乾隆)、定陵(咸丰)、惠陵(同治)五座帝陵以及慈禧等后妃公主陵。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、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室陵寝。1928年,军阀孙殿英武装炸墓劈棺,制造震惊世界的“东陵盗宝”案,陵墓遭到很大的破坏。

②即福陵。在今辽宁沈阳城东二十里天柱山。清太祖努尔哈赤葬此。

③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,覆舟山东麓。《晋书·桓玄传》:东晋元兴三年(404),刘裕攻桓玄,桓玄“使桓谦、何澹之屯东陵,卞范之屯覆舟山西”。即此。

④又称懿文太子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明孝陵东南。为朱元璋长子、皇太子朱标的陵墓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四月朱标死,八月“袝葬孝陵东”,谥号“懿文”。建文元年(1399)追尊为兴宗孝康皇帝。

⑤在今安徽寿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天监五年(506), 韦叡攻魏,“诸军进至东陵, 有诏班师……全军而还”。胡三省注:“据姚思廉《梁书》,时魏守甓城,去东陵二十里。”

⑥古地域名。在今安徽贵池、青阳等市县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沿江低山丘陵地带。《禹贡》导江:“过九江,至于东陵。”指此。


(1)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商城县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过九江至于东陵,”即此。汉称东陵乡。(2)即“清东陵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茅山河

    南宋临安城 (今浙江杭州市) 内四河之一。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载: “茅山河,东自保安水门,向西过榷货务桥,转北过茅山井、蒲桥,至梅家桥。”苏轼任杭州太守时,曾组织厢军大浚茅山河,使公私舟楫航运称便

  • 素馨斜

    又名内人斜、花田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西南岸花池,与河南街隔江相对。清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》 卷19: 素馨斜 “在广州市城西十里三角市。南汉葬美人之所也。有美人喜簪素馨,死后遂多种素馨于冢上,故曰素

  • 笕桥镇

    即今浙江杭州市东北笕桥镇。清翟灏 《艮山杂志》 卷2: “茧桥一作笕桥,在城东北十里。” 光绪 《杭州府志》 卷81: “乡之男妇,皆治棉布,多出笕桥。”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东北部。面积18平方千米。

  • 崇义桥

    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大丰镇。同治 《成都县志》 卷1: 崇义桥 “距城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云西堡

    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二十五里云西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云西堡“嘉靖三十七年设,万历二十四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堡西连左卫,东接高山。敌寇必经之地,虽近腹里,亦要区也”。

  • 巴州

    ①东晋义熙元年(405)谯纵据蜀置,治所在白帝城(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)。辖地大致在今四川开县、万县市以东地区。《晋书·谯纵传》:以“(谯)明子为镇东巴州刺史,率其众五千屯白帝”。即此。后废。②南齐建元

  • 铜城山

    在今甘肃崇信县西铜城乡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51渭州潘原县: “铜城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”

  • 空仓岭

    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沁水县: 空仓岭 “相传秦白起诡运置仓以绐赵括处”。

  • 建瓯县

    1913年3月由建安、瓯宁两县合置,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治所建宁城 (即今福建建瓯市)。取两县首字为名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92年改设建瓯市。建溪流域茶叶总汇于此,每年春夏之际,舟

  • 小滩镇

   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三十五里金滩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大名府元城县:小滩镇在“府东北三十五里卫河滨。自元以来,为转输要道,又东北三十里而达山东冠县。今河南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。有小滩巡司。嘉靖三十七年又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