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迁县
西晋太康三年(282)分乌程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。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)改为东安县,升明元年(477)复名东迁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析乌程县东乡置,治今浙江省湖州市东旧馆。属吴兴郡。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改名东安县,昇明元年(477年)复旧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乌程县。
西晋太康三年(282)分乌程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。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)改为东安县,升明元年(477)复名东迁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析乌程县东乡置,治今浙江省湖州市东旧馆。属吴兴郡。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改名东安县,昇明元年(477年)复旧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乌程县。
即梅根河。今安徽贵池市东北九华河。《宋书·张兴世传》: 兴世谓沈攸之等曰: “上流唯有钱溪可据,地既险要,江又甚狭。” 又 《邓琬传》: “刘胡率轻舸四百,由鹊头内路欲攻钱溪。既而……住鹊头不进,遣龙
1942年由临河县析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永安堡 (今内蒙古临河市北狼山镇)。1944年改为狼山县。1942年由临河县北部析置,治永安堡(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)。1944年升县,隶绥远省。
①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。为南齐高帝父宣帝陵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阳县:“南齐宣帝永安陵,在县北二十八里。高帝父也,追尊为宣皇帝。”②北宋宣祖赵弘殷(太祖赵匡胤之父)的陵墓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西村镇
运河名。东汉末由曹操所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八年(213),建邺都(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),为魏公,“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”。此渠自今河北曲周县南,东南至大名县西北、馆陶县西南注
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河州卫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。《明史·李文忠传》: 洪武十二年 (1379),明太祖命 “李文忠讨西蕃,从姚州铁城取道南出”。即此。后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铁州
唐置,为玄州羁縻州治所。侨治范阳县之鲁泊村 (今河北涿州市境内)。后废。唐贞观二十年(646年)置,治范阳县鲁泊村(今河北涿州市境)。属玄州。五代晋废。
在今四川武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定远县:花石溪在“县东三十里,下流合于嘉陵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花石溪“在定远县东二里。源出岳池县名岳池水,南流入县界为花石溪,又西南流四十里入嘉陵江”。
在今陕西渭南市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1京兆府渭南县: “隋崇业宫,在县东十五里。”
1931年12月改大宁设治局置,治所在小城子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)。1932年升为宁城县。1931年12月由大宁设治局改名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城子镇。1932年升县,隶热河省。
元置,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西黄河岸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 武壁寨 “旧名薛壁。……俱元至正末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