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蠡河
在今江苏宜兴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 “西蠡河”条:“又有东蠡河,在荆溪县东十五里。北接余皮渰,东南入于太湖,宋咸平中浚。”
在今江苏宜兴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 “西蠡河”条:“又有东蠡河,在荆溪县东十五里。北接余皮渰,东南入于太湖,宋咸平中浚。”
1914年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龙江县(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小兴安岭、通肯河以西,呼勒呼里山以南,内蒙古贝尔湖、哈拉哈河及阿尔山、索伦、扎赉特旗、黑龙江泰来、大安、肇源、肇州、肇东一线以
即塞勒库勒。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《清宣宗实录》:道光八年(1828)九月,“至叶尔羌所属之色哷库勒地方,向设五品阿奇木”。即此。
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分利州路置,治所在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嶓冢山和陕西秦岭以南,陕西留坝、略阳和四川青川以西,甘肃岷县、文县和四川平武以东地区。后与东路又合为一,后又分为二。蒙古
汉上林苑中离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。《关中记》列为汉上林苑中十二宫之一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地皇元年(20),“坏彻城西苑中建章、承光、包阳、大台、储元宫及平乐、当路、阳禄馆,凡十余所,取其材瓦,以起九庙
即熊罴岭。在今湖南祁阳县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56永州: 黄罴岭 “岩壑深邃,熊罴居之”。
即鄂岭坂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元二年 (759),史思明陷郑州,逼东京洛阳。李光弼说东京不可守,“守之则汜水、崿岭、龙门皆应置兵”。古山名。又作鄂岭阪或鄂阪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市
战国燕地,后属魏。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。《水经· 滱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“魏殷臣、赵公孙裒伐燕,还,取夏屋,城曲逆”。即此。朱右曾 《汲冢纪年存真》 列于惠王二十年 (前350)。古邑名。战
北周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。唐贞观八年(634)属郎州,开元五年(717)复属南宁州。后升为威州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云南省嵩明县南。属戎州。天宝末废。
即沉香浦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三十里石门。《寰宇记》卷157广州南海县:沉香浦“亦谓之投香浦”。
故址在今黑龙江省拜泉县西南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 卷2; 齐齐哈尔城 “东北三百里之鄂吉岱城也,……鄂吉岱城方一里,甲辰年抚降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