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胜卫

东胜卫

明洪武四年(1371)改东胜州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。二十五年分置左、右、前、中、后五卫。次年罢前、中、后三卫。永乐元年(1403)左卫内迁至今河北卢龙县,右卫内迁至今河北遵化市,直属后军都督府。明末废。


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东胜州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。二十五年分置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卫,次年废中、前、后三卫。属山西行都司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左卫内迁至今河北省卢龙县,右卫内迁至今河北省遵化市。正统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汜水

    源出今河南巩义市东南,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,北入黄河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楚大司马咎、长史欣皆“自刭汜水上”。注:“如淳曰:‘汜读如祀。’师古曰:‘此水旧读音凡,今彼乡人呼之音祀。’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

  • 浙赣铁路

    从今浙江杭州经金华、江西上饶、南昌(向西) 至湖南株洲。全长947公里。1929年动工,1934年修通杭州至江西玉山段。1936年延至南昌。1937年又修通南昌至萍乡段,与1905年建成的株萍线相衔接

  • 罨画溪

   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,即长兴港自合溪至画溪的一段江道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: 罨画溪 “在长兴县西八里。花时游人竞集,溪畔有罨画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长兴县: 罨画溪 “一名西溪。县西北诸山之水,汇流为

  • 柯舜山

    即舜山。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。清光绪《无锡金匮县志》 卷2: 舜山 “其西为柯山,两山连而其峰相望,土人合名之曰舜柯山。

  • 三源浦镇

    即今吉林柳河县南三源浦朝鲜族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柳河县:“县属三源浦,距县市南九十里。……附近又为人参种植地,以本处为人参大集散场。”

  • 虎山墩

   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。《清史稿·图海传》:康熙十五年 (1676),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吴三桂,抚远大将军图海讨之,“五月,夺虎山墩。虎山墩者,在平凉城北,高数十仞,贼守以精兵,通饷道。图海曰: 此平

  • 更始水

    即今四川、贵州两省境之乌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20彭水县:“更始水又名涪陵,今名内江水。《水经注》云:更始水即延江文津也,言水下入涪陵,别名涪陵水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76黔州:涪陵江,“《图经》云:自本州

  • 城口隘

    ①即今福建漳平市东北城口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 城口隘 “在宁洋县 (治所在今双洋镇) 东五十里,接大田县界。明嘉靖末,漳平知县魏文瑞尝议筑堡于此。今有城口桥”。②即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。明嘉靖 《

  • 阿喇楚勒

    即阿尔楚尔。在帕米尔高原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阿喇楚勒“在和什库珠克岭西三百里, 喀什噶尔西境外八百里。逆回西窜至此,副将军富德追及之,剿四千余众,擒斩伯克数十人”。

  • 百泉溪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百泉溪“在府西南一十里丽泽关,平地有泉十余穴,汇而成溪,东南流入柳村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