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海郡

东海郡

①秦置,治所在郯县(今山东郯城县北门外)。楚、汉之际为郯郡,西汉仍为东海郡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费县、临沂市和江苏赣榆以南, 山东枣庄市、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、灌南以北地区。东汉以后属徐州,缩小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东海国,西晋复为东海郡。南齐移治涟口县(今江苏涟水县),后改北东海郡。

②东晋元帝初,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侨置,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。穆帝永和中改为南东海郡。移治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。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)改为南兰陵郡。陈永定二年(558)复曰东海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入常熟县。

③南朝宋泰始五年(469)侨置,治所在襄贲县(今江苏涟水县北)。齐改名北东海郡。

④北魏置,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㟃峿镇。南朝梁武帝时改为北海郡。

⑤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北海郡置,治所在安流县(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⑥隋大业初改海州置,治所在朐山县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东海、沭阳、涟水等县以东、淮河以北地区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海州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为东海郡,辖境南部缩小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海州。


(1)秦置,楚、汉之际也称郯郡,治郯县(今山东郯城县北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山东省临沂市、费县和江苏省赣榆县以南,山东省枣庄市,江苏省邳州市以东,江苏省宿迁市、灌南县以北地区。东汉以后缩小。南朝齐移治连口(今江苏涟水县),并改名北东海郡。(2)东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(今江苏常熟市)北境侨置。属徐州。永和中移治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,南朝宋元嘉八年(431年)改名南东海郡。(3)北魏置,治㟃峿戍(今江苏宿迁市北垌镇)。属徐州。南朝梁废。(4)南朝宋泰始五年(469年)侨置,治今江苏省涟水县。北齐改名北东海郡。(5)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北海郡置。治安流县(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)。属海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改海州复置,治朐山县(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东海、沭阳、涟水等县以东,淮水以北地区。唐初改为海州,天宝、至德时又曾复改东海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汗腾格里山

    即今新疆温宿、拜城县北之天山。主峰汗腾格里峰,海拔6995米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21:汗腾格里鄂拉,“特克斯郭勒发源北麓。东北距伊犁一百五十里,南距库车三百里。……山势尊严,群峦环拱,为天山之主峰”

  • 星石山

   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永丰县: 星石山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《志》 云,山周回三十里,高百余丈,罗列周布若陨星然。相传黄巢之乱,尝砦其颠”。

  • 始新县

   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(208) 分歙县置,为新都郡治。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(排岭镇) 西北五十余里千岛湖威坪岛附近。西晋为新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②亦作始新左县。南朝宋泰始三年 (467)

  • 开顺镇

    北宋置,属霍丘县。即今安徽金寨县东北二十六里开顺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羊山

    ①又作洋山。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羊山“在府境金山卫东海中。山高大,周七八十里。四围环抱,有十八奥,中如大湖,可容数百艘。湖口面北,上有娘娘庙。山有淡泉,海泊往往取

  • 库尔墨图

   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北岸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3伊犁西路:库尔墨图“在沙图西三十里”。

  • 峣关

   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北牧护关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 秦二世三年 (前207),沛公攻武关入秦,“子婴诛灭赵高,遣将将兵距峣关……沛公引兵绕峣关,逾蒉山,击秦军,大破蓝田南”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) 移置青泥

  • 穴山

    在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太原府:穴山“在府西弄石县境。有岩洞,可通行舟。或曰即金溪穴中也”。

  • 浈昌县

    唐光宅元年 (684) 置,属韶州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南雄州: 浈昌县“在庾岭下,以水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“县旧名浈昌,以浈水、昌水合流” 而名。北宋天圣初,避仁

  • 河北省

    简称冀。1928年改直隶省置,治所在北平市 (今北京市)。1930年移治天津市 (今天津市)。1935年又移治清苑县 (后改名保定市,即今河北保定市)。1952年划入旧察哈尔省南部,1956年又划入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