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泇河
即今江苏邳州市北之东泇河。由山东苍山县入境,与西泇河会,是为泇河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泇水有二: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。”
即今江苏邳州市北之东泇河。由山东苍山县入境,与西泇河会,是为泇河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泇水有二: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。”
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东。清咸丰《开县志》 卷13: 裕龙井 “嘉庆二十年开,煎锅九口”。
南宋置,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南宋置,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。
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光州光山县: “西南八里有雨施陂。永徽四年,刺史裴大觉积水以溉田百余顷。”
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泰平里溪 “在府南七十里。源出沙县界黄泥坑,流三十余里,经府西南七十里之筼筜山下,又东北流,入于西溪”。
北齐置,属河间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66任丘县:“《三郡记》:汉元始二年,巡检使中郎将任丘筑此城,以防海寇,即以为名。”隋初废。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蒲州,移治今任丘市。
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济水有二源,“东源出原城西北,……南流与西源合; 西源出原城西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济源县:济水 “在县西北三里。平地而出,有二源,其东源周回七百步,深不测;
在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或老哈河流域一带。一说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北。《晋书·慕容皝传》: 东晋建元二年 (344) 伐宇文逸豆归,斩涉奕于,豆归远遁漠北,“改涉奕于城为威德城”。
在今安徽芜湖县北五十里,接芜湖市及当涂县界。原名万顷湖,三国吴开始屯垦,五代南唐筑成圩田。北宋嘉祐间重修,定名为万春圩。沈括撰有《万春圩图记》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太平州:万春圩“在芜湖东二十五里。计田
即今四川忠县西南任家镇。清道光《忠州直隶志》卷2:任家场“距城九十里”。
即今陕西子洲县西马蹄沟镇。1944年曾于此置子洲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