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新蔡郡
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属东豫州。治所在固始县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属西豫州,太清元年(547)属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仍属东豫州。北齐废。
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属东豫州。治所在固始县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属西豫州,太清元年(547)属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仍属东豫州。北齐废。
又名郹氏。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定公十三年 (前497),“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称郹氏。春秋卫邑。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。《左传》鲁定公十三年(前497年):“齐
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南厚街镇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21: 墟市有 “厚街市”。
又名神沙山、沙角山。即今甘肃敦煌市南十里鸣沙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鸣沙山 “其山积沙为之,峰峦危峭,逾于山石。四面皆为沙垅,背有如刀刃,人登之即鸣,随足颓落,经宿风吹,辄复如旧。有一泉水,名曰沙井
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宜君县:太子山“世传秦扶苏筑长城时所憩”。
在今贵州惠水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清水塘 “水清不涸,溉田数百亩”。(1)村名。在安徽省桐城市东部。属孔城镇。人口1230。因有水质清澈的水塘得名。产稻、油菜籽等。有砖瓦、刺绣等厂
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白水湖在“府北十里。旁通十里,足资灌溉,兼有菱芡鱼虾之利”。②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桐庐县:白水湖在“县西北二十里。广百三十余亩,溉田甚溥
元置,属晋江县。在今福建泉州市旧城西肃清门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晋安驿。
元至正十九年(1359)朱元璋改衢州路置,属中书分省。治所在西安县(今浙江衢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衢州、江山二市及衢县、常山、开化三县地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朱元璋改衢州府。元至正十九年(1359
①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长寿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长寿镇“市跨河东西各里许。《旧志》称,长寿为大镇,考元时有长寿税务,盖今昔异形矣”。②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六十八里长寿镇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(1
①北魏永安中置,治所在六壁城 (今山西孝义市西六壁头村。)。北周废。②西魏置,治所在阳周县 (今甘肃正宁县西南罗川乡)。北周废。③北齐改廓州置,治所在石城县 (今山西原平县北崞阳镇)。北周废。④北周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