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英峪,近荥阳市界。为成皋之关口。《旧五代史·庄宗纪第八》:“帝过罂子谷,道路险狭,每遇卫士执兵仗者,皆善言抚之。”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恩施县 (今湖北恩施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西南部建始、宣恩二县以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恩施县(今市)。属湖北省。辖境约当今湖
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滩上乡。清咸丰 《邳州志》 卷3: 滩上集在 “运河岸,有汛”。在山西省代县东南部。面积289平方千米。人口9340。镇人民政府驻滩上,人口690。因地处四面环山、多年游积成滩的地面
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陶唐既衰,其后有刘累,学扰龙于豢龙氏,以事孔甲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,乃刘累之故地也。”
在今四川巫溪县北二十四里前河乡大宁河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1大宁监: 石柱山 “所望剪刀峰与道士峰相连,皆奇观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大宁县 “石柱山” 条下: “北八里曰剪刀峰,以两峰对峙,形如
即汴水。(1)自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接黄河,东南经今开封市南、民权县与商丘市北,复东南经今安徽省砀山县、萧县北,至江苏省徐州市北入泗水。上游又称鸿沟或狼汤渠,中、下游又称汳水、获水。魏、晋时为中原通往东
在今山东武城县西北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义和团首领阎书勤、高元祥等曾两次率队攻打此处的法国教堂。在今山东省武城县西北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义和团首领阎书勤、高元祥曾两次率众攻打此处的法
1913年改云州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云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西南部。属临沧市。面积3760平方千米。人口40.5万。辖3镇、11乡(含2彝族乡、2彝族布朗族乡、2彝族傣族乡、1
在今浙江瑞安市南飞云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飞云渡在“县南七里安阳江津济处也。波流汹涌,横截南北,有飞云关,往来者必出于此渡”。
即仙门山。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大竹县:伪门山在“县东百里。一名金盘山。峰峦高耸,岩石奇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