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安县

东安县

①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(牛山镇)西北罗庄古城北。东汉废。

②东汉改东安侯国置,属琅邪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三十里。西晋元康元年(291)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 属莒州。移治今山东沂源县东南东安。大业初属琅邪郡。唐武德初省。

③三国吴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。西晋太康初改名晋安县。

④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)改东迁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。升明元年(477)复名东迁县。

⑤隋开皇初改东莞县置,属莒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。十六年(596)改为沂水县。

⑥隋开皇四年(584)置,为协州治。治所即今云南彝良县。大业初废入开边县,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天宝后废。

⑦北宋雍熙元年(984)升东安场置,属永州。治所即今湖南东安县西南二十里紫溪市镇。元属永州路。明属永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47年迁今东安县(白牙市)。

⑧金兴定三年(1219)置,为岩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。元废。

⑨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东安州为县,属北平府(后改为顺天府)。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旧州。洪武三年(1370)迁治张李店(今廊坊市东南光荣村)。1914年改名安次县。

⑩明万历五年(1577)析泷水、高要、新兴县置,属罗定州。治所即今广东云浮市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东安“县治罗旁之东以安也”。1914年改名云浮县。

(11)1912年分遂宁、蓬溪二县地置,属潼川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。1914年因与湖南东安县同名,改为潼南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。属泰山郡。东汉末为东安郡治。西晋元康元年(291年)省。隋初改东莞县为东安县,治今沂水县。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东安县为沂水县,另置东安县治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。属琅邪郡。唐武德初省入沂水县。(2)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年)置,治今福建省南安市丰州镇。属建安郡。西晋太康初改名晋安县。(3)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改东迁县置,治今浙江省湖州市东旧馆。属吴兴郡。昇明元年(477年)复名东迁县。(4)隋开皇四年(584年)置,治今云南省彝良县。属犍为郡。大业三年(607年)废。唐初复置,后废。(5)金兴定三年(1219年)置,治灵岩寺(今辽宁辽阳市东南)。元废。(2)古旧县名。(1)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东安州置,治今河北省廊坊市西旧州。明、清隶顺天府。1914年因与湖南、广东、四川等省的东安县重名,改名安次县,治南辛庄(仇庄)。(2)明万历五年(1577年)置,治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北。属永州府。1913年改零陵县。(3)明万历五年(1577年)以泷水县东山黄姜峒置,析德庆州及高要、新兴二县地益之。治今广东省云浮市。属罗定州。清代因袭。1914年因与直隶(今河北)、湖南、四川三省东安县重名,改名云浮县。(3)旧县名。1913年由遂宁、蓬溪两县析置,治今重庆市潼南县驻地梓潼镇。1914年因与直隶(今河北省)、湖南、广东三省东安县重名,改名潼南县。(4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南陲、湘江上游,西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界。属永州市。面积 2211 平方千米。人口58.7万。辖13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白牙市镇。五代楚置东安场。北宋雍熙元年(984年)升场为县,治所在今紫溪市,属永州。《郡县释名》湖广卷下:“宋雍熙初立为县,从驿场故名也。”元属永州路。明、清属永州府。1914年属衡阳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6年迁治白牙市镇。解放初属永州专区,1950年属零陵专区,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。1954年属衡阳专区,1962年属零陵专区,1968年属零陵地区,1995年属永州市。地处南岭山地西部,大部为低山丘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薯为主,大豆、棉花、小麦次之。林产有松、杉、南竹、柑橘、油茶等。矿产有陶土、锑、锰、钨、铅、锌等。工矿业产品有锑砂、锰砂、钨砂、水泥、电石、焊剂、锰铁等。湘桂铁路横贯县境,设四站。公路有207国道、邵永等干线,通县内各乡、镇,并可直达邵阳、新宁、永州等地。湘江斗牛岭以下因湘江电站大坝碍航,只能分段通航,紫溪、芦洪江、石期河可季节性通航。名胜古迹有广利桥、吴公塔、诸葛岭、舜皇岩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令塘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江州浔阳郡都昌:“南一里有陈令塘。咸通元年令陈可大筑,以阻潦水。”

  • 灵丘道

    古道路名。北魏筑,以道出灵丘县,故名。北起今山西大同市,南越恒山,灵丘县以下沿唐河谷道出太行山,南抵河北定州市,为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兴元年(398),“发卒万

  • 壶豆洲

    即胡逗洲。本长江口沙洲,相当今江苏南通、通州市一带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 侯景败走,“乃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,推堕二子于水,自滬渎入海。至壶豆洲,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会川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会川府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。二十五年(1392)升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。明洪武中置,治今四川省会理县。属建昌卫。二十五年(1392年)升为会川卫。

  • 黄松峪关

    明置,属平谷县。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三十二里黄松峪乡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平谷县: “又东有黄松峪关,与密云县将军石关相接。”

  • 矣邦池

    又称龙甸海、干海。在今云南泸西县境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广西府:矣邦池“在府治南。周三十余里,半跨弥勒州界。水源有二,一出阿卢山麓窍,一出弥勒州吉双乡,南流入盘江。中有小山,建广福寺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

  • 南布洲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1通州: 南布洲 “旧是淼然大海,其中涨沙,复为布洲场。今为金沙场”。

  • 哈马铺

    即今贵州晴隆县东哈马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保甸铺” 条下: 安南县 (今晴隆县) 境又有 “哈马铺” 等,皆戍守处。

  • 乱石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乱石山“在蒲涧后,(唐)杜审言诗曰:乍将云鸟极,还与星河次;上耸忽如飞,下临如欲坠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“白云山”条:“乱石山在府东北二

  • 哈玛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之哈蟆河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牡丹江 “又东过宁古塔城南,有哈玛河自南来注之。河出城南老松岭,两源岐发,曰二道河,曰三道河,合西北流,折而北,庙儿岭水自西来注之,又北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