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而县
亦作不耐县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为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(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)。东汉初废为不耐城。
古县名。又作不耐县。西汉元封三年(前108年)置。治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。为乐浪郡东部都尉治。东汉建武六年(30年)废。
亦作不耐县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为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(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)。东汉初废为不耐城。
古县名。又作不耐县。西汉元封三年(前108年)置。治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。为乐浪郡东部都尉治。东汉建武六年(30年)废。
北周于宜民戍置,属温州。治所当在今湖北京山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山东梁山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3兖州府: 独孤山 “在郓城县东北五十里。孤峰独立。宋吕本中诗: 凄凉单马经行处,况是此山名独孤”。
①唐方镇名。兴元元年 (784) 以河东节度使号为保宁军,治所在太原府 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)。贞元三年 (787) 复为河东节度使。②五代方镇名。五代唐天成四年 (929) 后蜀分东川置,治所在
北周置,属窟胡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。隋开皇初改修化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。为窟胡郡治。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。
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唐山县:光泰冈“在县(按治所在今隆尧县西南尧山乡)西二里。广一里,袤数里。相传光武破李育于此”。
即今吉林通化市。清光绪间置通化县于此。即“头道松花江”。
亦作合乐镇。即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北哈乐乡。民国 《绥远通志稿》 卷2: 武川县第六区有哈鲁尔镇。“哈鲁尔”,蒙古语意为瞭望台。
即今中朝界河鸭绿江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道里记》: 自营州渡辽水,“南至鸭渌水北泊汋城”。《新唐书· 高丽传》: “有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,色若鸭头,号鸭渌水,历国内城西,与盐难水合,又西南
即今陕西沮河支流漆水河。《水经·沮水注》: “铜官水又西南流径祋祤县东,西南流径其城南原下,而西南注宜君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》“铜官川” 条引 《县志》: “同官川亦谓之同水,源出哭泉,自 (同
泉州的别称。因宋泉州城南为通商口岸,有“蕃坊”,为阿拉伯等国商人居处而得名。南宋王十朋诗 “阅偏泉南旧守臣”。《元史·外夷传》 记 “自泉南登舟海行”。明陈懋仁著有 《泉南杂志》。泉州、泉州路、泉州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