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石埠子镇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。属琅邪郡。东汉省。
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 (前555),晋人欲逐归者,鲁、卫请攻险,“十二月戊戌,及秦周,伐雍门之萩”。古邑名。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鲁襄公十八年(前
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四十八盘山在“县西南百二十里。山径崎岖,登陟甚艰,行者凡四十八盘,其险始尽。因名”。
在今河南孟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汉中平五年(188),“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”。胡三省注:“《帝纪》作‘西河’,当从之。又按宋白《续通典》,河南府河清县,今理白波镇。”
即今湖北麻城市北之白塔河,为举水正源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垂山水 “北出垂山之阳,与弋阳淠水同发一山,故是水名之。水之东有南口戍,又南径方山戍,西流注于举水”。
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三道岭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三道岭驿,“回语呼塔勒齐。注:言有寄居人也。旅店一,居民十家,泉甘流畅。按三道岭为西行穷八站之首”。
在今江西吉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吉水县:白富岭“在县北九十里。有泉自岭出,悬流不竭,旁有巨石,高数十丈”。
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水经·水》:“水出阴县西北扶予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《山海经》曰:‘朝歌之山,&
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蛟洋乡。村上有文昌阁,建于清乾隆六年 (1741),是 一个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塔式建筑。原为文人聚会及会试、文会、祭祀活动的场所,民国以后改为广智小学校址。1929年7月,中共闽西第一
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梁湖乡境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“绍兴初,高宗次越,以上虞县梁湖堰东运河浅涩,令发六千五百余工,委本县令、佐监督浚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