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里三镇
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)改名兴隆镇。
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)改名兴隆镇。
亦曰瓦梁城。在今江苏六合县西五十五里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元至正十四年(1354),元兵“围六合。太祖曰:‘六合破,滁且不免。’与耿再成军瓦梁垒,救之”。即此。即“瓦梁城”。
在今北京市西北万寿山麓。原为帝王行宫苑囿。金贞元元年 (1153) 完颜亮设为行宫。明弘治七年 (1494)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,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。清乾隆十五年 (1750) 改名清漪园。咸丰十年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3随州:天井涧“涧之内有平原寨,在应山县治东。丙寅敌寇侵犯, 居民皆在此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:天井涧在“县东二十里。深一丈, 广八尺,两山夹峙,泉流其中,冬
在今广东顺德市东南小黄圃村。旧属香山县,明、清置黄圃巡司于此。
在今河南省南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龙窝河在“县东四十里。自山东观城县界,流经县境之荚村,又经县南,入清丰县界。或曰:本大河故渎也。唐开元十四年,魏州河溢,其决口谓之龙窝。自宋以来,县皆为大
在今江苏江宁市 (东山镇) 西南二十六里牛首山西南麓回子山,俗称回子坟。郑和 (1371—1435),本姓马,小字三保 (一作宝),云南昆阳 (今并入晋宁) 人。回族。明初入宫做宦官,从燕王起兵“靖难
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角,基隆河湾形成的水潭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重修台湾府志》 卷1引 《台湾志略》: “剑潭在北淡水大浪砅社二里许,番划艋舺以入,水甚阔。有树名茄冬,高耸障天,大可数抱,峙于潭岸。相传荷
在今湖南长沙市东南角城堞上,与岳麓山遥相对峙。清咸丰二年(1852)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部在此歼灭清兵甚众,城垣几被攻破,萧于此役殉难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旧城区南门。原为天心、文昌二阁,清初重修并为天心阁
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》:皮水隘“在城步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惠东县南沿海。《宋史·文天祥传》: 南宋祥兴元年 (1278),文天祥率军 “三月进屯丽江浦,六月,入船澳”。在今广东省惠东县南沿海。南宋祥兴元年(1278年),文天祥曾驻军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