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溪

三溪

①即今浙江嵊县西四十二里镇基乡驻地三溪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元年(860),裘甫“设伏于三溪之南,而陈于三溪之北”。即此。

②在今福建长乐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:“福清县诸溪,汇于破石潭,分流为三如鼎足,亦名鼎溪。历四十里,转由东山港入海。”

③即大溪。今福建泰宁县南之泰宁溪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大溪“在泰宁县南。源出邵武县官尖峰麓,亦曰三溪。西流入县界,合龙湖东西两溪之水,又西合交溪、梅林、朱口、福山诸溪,又西合龙门溪、长兴溪,又西合三溪、黄溪,至县东一里,潴为何潭。又西经县西南三十里梅口,与建溪之绥江合,为双溪渡。复折而东南,经县南四十里,为青洲渡。又东南合将乐县界竹洲溪,而为延平西溪之上源”。

④在今福建建宁县东北。《舆地广记》卷34邵武军建宁县有“三溪”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三溪“在建宁县东北。一曰永城溪,与周平溪合,经横田口,又合楚溪支涧水入大溪”。

⑤在今四川綦江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0三溪县:以僰溪、东溪、葛溪三溪合流因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三溪,“《寰宇记》:唐正观置县,以此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:三溪“在县南,流合綦江。有三溪渡。杨应龙作乱时,以此为播界。应龙陷綦江,退屯三溪。即此”。


(1)古水名。(1)即今浙江省曹娥江上源剡溪、澄潭溪、新昌溪嵊州市汇合后的合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元年(860年),裘甫军“设伏于三溪之南,而陈于三溪之北”,唐军大败,即此。(2)在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有三条溪流合綦江。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年),播州土司杨应龙陷綦江,以三溪等为播界,即此。(2)即今安徽省旌德县西北抱麟溪、陶环溪、丰溪的合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娲城

    一名柳城。在今河南西华县北十五里思都岗村。《寰宇记》 卷10西华县: 柳城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古老传云女娲氏之都。本名娲城”。

  • 牟池镇

    北宋置,属金堂县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。

  • 忽纳寨

    在今云南晋宁县 (昆阳镇) 东北二十四里,滇池东岸下梁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4晋宁州: 忽纳寨 “在州 (治今晋城镇) 西。明初瓦尔密闬曲靖,破走入晋宁州忽纳寨,赴滇池死,即此寨也”。在今云南省晋

  • 永兴场

    ①在今福建上杭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“永兴场在县东五十里。”②即今四川宜宾县东北永兴镇。清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8宜宾县:永兴场在“治东北九十里”。

  • 苏武城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1大同府:苏武城“在府城西北五百余里。苏武使匈奴时居此”。

  • 元上都遗址

   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兆奈曼苏默上都故城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黄竹岭

    ①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百余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休宁县: “西南有黄竹岭巡检司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 黄竹岭 “在休宁县西,张公山西支也。与江西浮梁县接界,地当厄塞”。②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。《清

  • 焦护

    即焦获 ()。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 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周有焦护。”即“焦获(穫)”。

  • 新开岭

    在今湖北通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通山县: 新开岭在 “县北七里。路出岭下,险峻殊绝。宣德间凿其巅,为兴国必由之路”。

  • 胡僧山

   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锦州: “有大胡僧山、小胡僧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