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泉镇

三泉镇

清置,属汾阳县。即今山西汾阳县西南三泉镇。


(1)在山西省汾阳市南部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泉,人口3420。因村有三股泉水而得名。1949年为汾阳县三区,1954年改三泉乡,1958年属花果山公社。1959年改三泉火焰公社,1962年改三泉公社,1984年置镇。主产小麦、谷子、玉米、高粱,特产核桃、柿子。有煤矿、洗煤和焦化冶炼、修造、水泥预制等厂。孝柳铁路、307国道经此。古迹有明奇峰塔。(2)在山西省新绛县中北部。面积74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古称雄镇。春秋时期因村东北有谚泉、清泉、慧泉而改称三泉镇。1949年属第五区,1953年设三泉乡,1958年分属大跃进公社和战斗公社。1961年析置三泉公社,1984年置镇。2001年南社乡并入。主产粮、棉。有水泥、机械、隔板等厂。新古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元浮惠圣母祠。(3)在重庆南川市中部。面积191.5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泉,人口280。因境内有热泉、温泉、冷泉而得名。原属东胜乡,1992年析米河、东胜二乡地建三泉镇。产稻、甘薯、玉米等。有机械、中药材加工、小水电站等业。设有药物种植研究所、疗养院、温泉浴室。南道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瑞林寨

    即今江西瑞金市西北瑞林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羊市

    或作阳市。又作洛阳县市。为晋代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南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27引陆机《洛阳记》曰:“阳市在城南。”魏晋时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南。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

  • 蛮出温站

    元置,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云头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南京百一十 (里) 蛮出海(海即温之误)。” 后废。

  • 赤山镇

   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斥山镇。明置巡司,属文登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0)移于石岛口(今石岛镇)。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南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赤山桥,人口 1930。因附近赤山桥得名。

  • 宁川驿

   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置,属宁德县。在今福建宁德市西。寻废。

  • 驼基寨

    宋置,属蓬莱县。在今山东长岛县北砣矶岛上。《宋会要辑稿》 第186册兵29载: 北宋政和八年 (1118) 五月二日臣僚言: 熙宁中,巡检每季 “下北海驼基岛驻扎,系以驼基石为界。自与北朝通好,不曾根

  • 善欲关

    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在今贵州毕节市南五里。

  • 于都斤山

    亦作都斤山、乌德犍山。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周书·突厥传》:“可汗恒处于都斤山,牙帐东开,盖敬日之所出也。”古山名。见于《通典·边防》。又作都斤山(《隋书·北狄传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)、郁督军山(两

  • 陵溪关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陵溪关在 “府东九十里”。

  • 榴江县

    1926年析永福县置,属广西桂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寨沙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2年和雒容、中渡二县合并,改置鹿寨县。旧县名。1924年由永福县鹿寨、黄冕、寨沙三区析置,以县内有石榴水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