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水镇

三水镇

北宋置,属高要县。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。明于此置三水县。1945年徙治西南墟(今三水市)。


(1)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西部。面积66.9平方千米。人口3470,其中瑶族约1000。是县内瑶族最多的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水圩,人口580。因大吉水、永丰河、梅水冲三条小溪汇此,故名。原属永和、吉水、永丰三乡地。1962年大田冲至下必口一带划出设联合公社。1965年旺南、大旭山并入设三水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设乡,1997年置镇。属大宁河上游(水口河)谷地。主产稻,并产木薯、生姜、茶叶等。县重点林区,林产杉、松,并有冬菇、笋干、蜂蜜等。有木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接323国道。(2)在四川省广汉市东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水,人口3400。以境内青白江、石亭江、绵远河得名。1949年为三水镇,1950年改为乡,1958年为公社,1984年复置镇。产甘蔗、水果、花生等。有造纸、电器、制革、轻工机械等厂。为市东南商贸中心。广金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上书院大门和照壁、湖广会馆的山门和戏台、常乐寺内铁甲松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石驿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剑州: 紫石驿在 “州东六十里。陆道所经。今革”。

  • 汗特勒克山

   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汗特勒克山“在英吉沙尔城四百余里。葱岭东境分支也”。

  • 榆林卫

    明成化七年 (1471) 置,为延绥镇治。治所在榆林堡 (今陕西榆林市)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省入绥德州。八年于此置榆林府。明成化七年(1471年)置,治榆林堡(今陕西榆林市)。属陕西都司。清雍正

  • 会丹滩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咸淳七年(1271)六月,“范文虎将卫卒及两淮舟师十万,进至鹿门,时汉水溢,阿珠夹汉东西为阵,别令一军趣会丹滩,击其前锋”。即此。

  • 綦村镇

    北宋置,属沙河县。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。盛产铁,北宋于此置铁冶司。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。面积123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綦村,人口2670。古为冶铁处。綦,青黑色,因名。

  • 商、西周封国。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毕原。《左传》:昭公九年(前533),“王使詹桓伯辞于晋,曰: ‘我自夏以后稷,魏、骀、芮、岐、毕,吾西土也。’”商末周文王子封国。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;一说在今西安市

  • 巽亭

    宋建,在今浙江缙云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巽亭 “在缙云县南龙津桥上。宋御史詹适建,苏轼诗: 涛雷轰白昼,梅雪耿黄昏”。宋建,在今浙江省缙云县南。北宋苏轼有诗。

  • 丸都山

   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五里山城子。古高句丽国建都于此,称丸都城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句丽传》:“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,南与朝鲜、濊貊,东与沃沮,北与夫余接。都于丸都之下。”又《毋丘俭传》:正始中,俭率步骑万

  • 㜑洞寨

   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龙里司: 㜑洞寨在 “司北十五里。 明朝景泰四年, 㜑洞贼由石流山攻掠古城乡, 参政甄完击败之,追至黄蘖山而还”。在今贵州省

  • 阴陵县

    ①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靠山乡古城集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至阴陵,迷失道。”即此。东汉为九江郡治。西晋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②北齐于故阴陵城置,为阴陵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。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