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水江

三水江

在今贵州贵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“南明河”条下:“三水江在府北三十里。府西境之水派流而下,至此合流为一,东流合于清水江。即陆广诸水之下流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汤里

    一名下汤镇。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下汤镇。明嘉靖《鲁山县志》卷1:“下汤里,去县西五十里。”

  • 上良镇

    即今甘肃灵台县西北七十里上良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二》:上良镇“在灵台县西七十里。一名启祥堡”。

  • 董志镇

    北宋置,属彭原县。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董志乡。明嘉靖二十七年 (1548) 于此筑堡。清仍为镇,属安化县。有县丞驻此。

  • 打鼓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宿州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》:打鼓山“在宿州北三十里。有三峰倚天,名曰鼓山。山中有声如鼓自鸣,岁则大熟。其东北岭有二泉,可溉田数千亩”。②又名打狗山。即今台湾省高雄市高雄港北侧万寿山。清康

  • 八舟蛮夷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八舟军民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北二十里八舟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,属贵州卫。十二年(1414)属黎平府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烂桥关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建,在今贵州施秉县西南镇阳江西岸长坡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镇远府镇远县: 烂桥关 “万历中,播酋杨应龙作乱,焚东坡、烂桥,楚黔路梗。即此”。在今贵州省镇远县西南镇阳江

  • 胡襄城

    一作胡厢城。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胡襄镇。《归德閤郡公纪统办归陈团练署太康县祝公事实略》: 咸丰三年 (1853) 六月,“往胡襄城拿大捻头刘凤翥、高凤舞等”。

  • 西藏古地区名。《唐蕃会盟碑·碑阴 (藏文)》:“(吐蕃)南方之门、天竺,西方之大食,北方之突厥……”,此指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南境毗邻之门地区,在今西藏错那县以南的门达旺等喜马拉雅山麓之门域地

  • 崇龛镇

    北宋乾德五年 (967) 废崇龛县置,属安居县。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。民国 《潼南县志》 卷2: 崇龛镇在 “县西南六十里。一名漏孔场”。在重庆市潼南县西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

  • 纪家汇

    在今浙江萧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:纪家汇在“府西南百里。浦阳江自诸暨县合东西诸江,经此为钱清江之上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