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岔镇

三岔镇

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渭水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二》:三岔镇“有州判驻此,兼设把总”。


(1)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,人口2000。因位处三路之冲,故名。明筑三岔堡。1949年属五寨县三区,1956年设三岔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2001年刘家圪台乡并入。产谷子、糜子、马铃薯、莜麦、大豆、胡麻。有制砖、铁木加工等厂。公路通保德、神池、河曲、忻州等地,是通往晋、陕、内蒙古三省区的交通枢纽。庄旧铁路经此。古迹有清木牌楼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部、龙江南岸。面积121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,94%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街,人口3100,壮、汉杂居。因地处宜州、柳城、柳江三市县交界而得名。1950年为宜山县三区。1958年设三岔公社,1962年改区,1966年复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生姜、甘蔗、柑橙等。有综合化工、农机、炼油、电机、明胶、水泥等厂。有农贸集市。镇东设有黔桂铁路三岔站,有支线通罗城。公路通庆远、罗城、忻城等地。(3)在四川省简阳市境西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,人口5000。清雍正元年(1723年)建场于三溪汇合处坝地,故名。1949年为三岔乡,1958年改建国公社。1975年移今址新建。1984年改建国乡,1985年置三岔镇。1992年三岔湖、兴隆场二乡并入。主产棉花、油菜籽、柑橘等。有粮油加工、农机、砖瓦、纤维板等业。主街为现代建筑,为旅游集镇。通公路。三岔湖为省内著名的旅游地。(4)在贵州省遵义县中部偏南。面积119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街,人口4000。原名镇远场,因三条小河在此汇流,改今名。1932年置仁寿、庆远二镇。1941年后置仁寿、肇兴、三岔等乡。1950年后经多次分合,1992年以三岔、水源、肇兴、仁寿四乡合并置三岔镇。产稻、玉米、油菜籽、烤烟等。有粮食加工、农具修理、硫黄、印刷等厂矿。是县内重要粮油产区。公路通贵崇公路。(5)在陕西省凤县南部。面积235平方千米。人口 6100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,人口730。以地处故道、连云、陈仓栈道岔口得名。元置三岔站,明改三岔驿,后简今名。1949年设三岔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7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,盛产木耳、蜂蜜、生漆、花椒、苹果。境内铅锌矿储量丰富,有采矿和铅、锌选矿业。有公路西接316国道。(6)在甘肃省镇原县西北部,西邻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。面积24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湾村,人口 1430。因地处米家川河、白家川河汇入蒲河源头处,故称三岔。1958年撤三岔区设三岔乡,同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。特产黄花菜、花椒。有果品厂。为县西农贸集市。镇三、宜兰公路经此。(7)在甘肃省漳县北部、漳河两岸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岔,人口2570。镇区位于烟坡沟、郗家沟、杂寸沟三岔口处,故名。明设三岔驿,1912年改名三岔镇。1949年改设区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2000年复置镇。产小麦、胡麻、中药材等。主产粮食。是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殪陇、殪文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地

    区片名。在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区中部。原是河滩地。明代居民在此开荒种地,初名花埭(埭为“土堰”之意),清末取谐音渐称花地。主产蔬菜、花卉,经营花卉盆景。特产“花地杨桃”。花地河经此。

  • 黄歇浦

    即今上海市黄浦江的别称。旧误传此江为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所疏导,故名。即“黄浦江”。

  • 天雄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天祐元年(904)以魏博节度使号为天雄军,治所在魏州(五代唐改名兴唐府,后晋改名广晋府,后汉改名大名府,在今河北大名县东)。五代为梁所并。唐末、五代方镇名。(1)唐大中三年(849年

  • 碧虚亭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。初名齐云亭,南宋范成大重建,改名碧虚亭。在七星岩洞有范成大《碧虚亭铭并序》 摩崖石刻。

  • 安西城

    ①唐南诏置,属镇西节度。在今缅甸克钦邦孟拱河西岸的孟拱。为从南诏通天竺正西一道的重要城邑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6:“从上郎坪北里眉罗苴盐井又至安西城,直北至小婆罗门国。”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。②即安西都护府

  • 乐民墟

    即今广西浦北县北乐民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61:合浦县东北有乐民墟。

  • 徧城郡

    亦作偏城郡。北魏太和元年 (477) 置,属延州。治所在广武县 (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市中部和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北魏太和元年(477年)置,治广武县(今

  • 珠勒都斯河

    一作朱勒都斯河。即裕勒都斯河。为开都河上游。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1: 珠勒都斯河 “即古鹰娑川。河有二源:一源出珠勒都斯山麓,为小珠勒都斯河; ……一源出哈喇库尔山北麓,为大

  • 辟 (闢) 展城

    清雍正五年 (1727) 筑城。即今新疆鄯善县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 辟展 “傍崖为城,周里许,居民鳞接,商贾辐辏”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 置辟展办事大臣。三十六年 (1771) 增设辟展巡检。

  • 去畿陂

    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北魏神瑞二年(415),“六月戊午,幸去畿陂,观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