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佛铁路
从今广东三水市至佛山市。长27公里。即广三铁路的一段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
从今广东三水市至佛山市。长27公里。即广三铁路的一段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
唐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分河东道东都附近地区置,故名。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获嘉、原阳、中牟、叶县以西,崤山、熊耳山以东,伏牛山以北和山西中条山以南地区。乾元元年 (758)
即玉夺三巴桥。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。清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琉璃桥 “在西藏堡外上布达拉山大道”。
即玄象山。一名倒虎山。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,接蓝田县界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·前秦录》:王嘉 “隐于东阳谷,凿崖穴居,弟子受业者数百人,亦皆穴处。石季龙之末,弃其徒众,至长安,潜于终南山,结庵庐而止。门人闻
即今辽宁清原满族治县西北夏家堡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开原县图: 东南有夏家堡。
亦作密。商、西周诸侯国。姞姓。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。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: “密人不恭,敢拒大邦,侵阮徂共。” 《传》: “国有密须氏,侵阮遂往侵共。” 《左传· 定公四年》: “分唐叔以大路
即今广东电白县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电白县有水东圩。清道光《电白县志》卷8:水东圩“在县西南七十里”。1951年电白县由电城镇迁于此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汝阳县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: “以县界溵水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属陈州。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改为商水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
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抵达陕甘边区,与第二十六军、二十七军会合后,在延川县西北永坪镇举行联席会议,决定合编为第十五军团,并以陕甘边区、陕北根据地建陕甘晋省。辖境包括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
明洪武六年 (1373) 改洪番永盛军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九里。正统三年 (1438) 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裁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洪番永
①东晋隆安二年 (398) 以秦州流民置,为晋熙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绵竹县。南齐属南新巴郡。梁复为晋熙郡治。北周废入阳泉县。隋初复置,属益州。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孝水县。②隋开皇三年 (58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