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会县

三会县

北魏置,属肆卢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。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


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因三会河而得名。属秀容郡。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并入肆卢县。《魏书·太宗纪三》:泰常八年(423年),“幸三会屋侯泉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卑梁

    春秋吴地,在今安徽天长市西北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 平王十年 (前519),“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,两家交怒相攻,灭卑梁人”。后人因此常用 “卑梁之衅” 来比喻因小事而酿成剧斗。古邑名。春秋

  • 大山千户所

    明成化中置,属大嵩卫。在今山东海阳县(东村)西南大山所。

  • 上坑蓢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新宁县:“弘治十一年以新会县德行都之上坑蓢置,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。”

  • 定陶镇

    唐贞观元年 (627) 降定陶县为镇,属曹州济阴县。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 复为定陶县。在山东省定陶县中部偏西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7.4平方千米。人口10.4万。镇人民政

  • 嘉宁县

    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。西晋属新昌郡。南朝梁为兴州及新昌郡治。隋大业初属交趾郡。唐为峰州治,天宝初为承化郡治,乾元初复为峰州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建

  • 桑壁镇

   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南桑壁镇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: 桑壁镇 “在永和县东”。在山西省永和县东南部。面积183平方千米。人口6150。镇人民政府驻桑壁,人口2050。古为壁堡,桑姓始居,故名。1949年属永

  • 皇舅寺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东南。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兄昌黎王冯熙建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如浑水 “又南径皇舅寺西,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造。有五层浮图。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,加以金银火齐,众彩

  • 松韶关

    ①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北松韶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松韶关 “在沾益州南一百里。旧有土巡检司李姓。今裁,改置关”。②明宣德九年 (1434) 置,在今云南沾益县北松韶关。后废。

  • 桑伊宗

    又作桑那宗。即今西藏扎囊县东北桑伊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桑伊宗。1960年并入扎囊县。“桑伊”,藏语意为无边无际、存想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桑伊。1960年与札囊宗合并,改置札囊县(

  • 金微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十一年 (647) 以铁勒仆骨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其地在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、鄂嫩河上游至俄罗斯奇科依河一带。总章二年 (669)属安北都护府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以铁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