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载县

万载县

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万载场置,属筠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万载县。北宋属袁州,宣和三年(1121)改名建成县,南宋绍兴二年(1132)复名万载县。元属袁州路。明属袁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西部,西邻湖南省。属宜春市。面积 1714 平方千米。人口46.5万。辖8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康乐镇。五代杨吴顺义元年(921年)以高安县之万载乡置万载场。南唐保大十年(952年)升为县,治今址,隶筠州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属袁州。宣和三年(1121年)改名建城县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1年)复名万载县。元隶袁州路。明、清隶袁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袁州专区,1952年属南昌专区,1958年属宜春专区,1970年属宜春地区,2000年属宜春市。地处九岭山脉西南段,锦江流经南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甘薯、小麦、大豆、油菜籽、苎麻、烟叶等。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森林资源丰富。土特产以百合、辣椒、三黄鸡、表心纸、花炮、夏布有名,享有“花炮之乡”的美称。有煤、铁、金、瓷土、石灰石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花炮、机械、化工、酿酒、造纸、印刷、竹木制品等。有320国道、万上、芳万等公路。纪念地有中共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狮岩、文明塔、竹山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承流山

    一名九峰山。在今安徽泾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承流山 “在泾县西南四十里,俗传窦子明尝隐于此。以其为陵阳令,故山因以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承流山 “有群峰回环,耸秀甲于一邑。

  • 杏园渡

    一名杏园镇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。为古黄河津渡处。《旧唐书·李忠臣传》:忠臣拜濮州刺史,“移镇杏园渡”。即此。北宋置镇。黄河重要津渡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。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土门壁甚坚,杏园渡亦难。

  • 图根满碟

   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置图根满碟土百户。

  • 斑鸠关

   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境,接四川城口县界。《清 一统志 · 兴安府二》: 斑鸠关 “在紫阳县南一百五十里”。

  • 云如

    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藏文史籍载:吐蕃于全境设置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等四大军政区域,要如今读云如,故在藏文史籍中二称互见,意为左翼,约当今西藏山南地区各县。

  • 平高郡

    ①西魏末改高平郡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平高县(今宁夏固原县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、彭阳二县及甘肃会宁县西北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北周改高平郡置,治所在平高县(今河南商城县东)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

  • 冈巴则山

    在今西藏曲水县西南。古为通后藏大路打尖处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冈巴则山“离曲水五十里,由沟内登陟过岭,南即西海子,亦颇侧南行”。

  • 乐昌城

   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高后八年(前180),高后封张敖前姬之子“寿为乐昌侯”。即此。

  • 妫川

    又名清水河。本古清夷水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境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妫州有妫水,源出城中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延庆州:“东北有妫川,俗名清水河,下流注于桑干河。”

  • 北绛郡

    北魏孝昌三年(527)置,属唐州。治所在北绛县(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县地。建义元年(528)属晋州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置,治北绛县(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北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