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户峪
即今陕西神木县南万镇。《雍胜略》:“万户峪古为沃壤,有民万家。”宋咸平中,啜吪引赵保吉, 自此入寇麟州,至松花砦。
即今陕西神木县南万镇。《雍胜略》:“万户峪古为沃壤,有民万家。”宋咸平中,啜吪引赵保吉, 自此入寇麟州,至松花砦。
①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。《魏书·勿吉国传》:“国南有徒太山,魏言‘太白’,有虎豹罴狼害人,人不得山上溲汙,行径山者,皆以物盛。”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“其著者曰粟末部,居最南,抵太白山,亦曰徒太山
即今江西遂川县西南禾源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龙泉县:禾源镇“旧在县西北四十里。旁多小径,委曲数十里,为南康、上犹、桂阳诸县之间道。有巡司,元至正二十一年置, 明洪武初移置于县南之二十五都,地名左
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黄盘洋之滩浒乡 (滩浒山)。《郑和航海图》 有滩山、许山。后合而为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定海县: 滩山 “在昌国故县北海中。又有册子、长涂、三姑、许山等山。……与嘉兴、松江海防相
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二十里,跨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“宝带桥”条下:“明初,康茂才败张士诚兵于此。”
五代梁贞明二年(916)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,国号契丹,两年后建都皇都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)。大同元年(947)改国号为辽,改皇都为上京。公元983年—1066年间复称契丹,后又改称辽国。疆城
即今湖北通山县西三十二里南林桥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通山县西有南林桥市。
在今山西灵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灵石县:仁义河“在县南四十里。源出沁源县境。经尖阳山,民引渠以灌田,至仁义驿西南二十里而入于汾”。
即今江苏邗江县北槐泗镇。民国 《江都县新志》 卷2有槐子桥。
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会亭镇。《清一统志·归德府》:会亭驿“在夏邑县南三十五里。旧有驿丞,今裁”。在今河南省夏邑县西南。清咸丰四年(1854年),苏添福、张乐行率捻军军于此。
三国魏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)废。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。属南安郡。北魏属南安郡。太平真君八年(448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