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安山

万安山

①在今山西沁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万安山“在州南四十里。其地有文中子洞”。相传为隋王通读书处。

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北阳山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阳山“在长洲县西北。一名秦余杭山。一名万安山”。

③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里万安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废海阳县,“《寰宇记》:在休宁县东十三里万安山上。旧名休阳,吴孙休改海阳,晋改海宁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休宁县:万安山“在县东十里。隋大业末,汪华移郡治于此。本名万岁山,宋宣和中,改名万安,避禁苑中山名也。今名古城岩”。

④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唐置兴泰宫及兴泰县于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安县:“西南四十里万安山,有兴泰宫,长安四年置,并析置兴泰县,神龙元年省。”

⑤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万安山在“县西南六十里。上有古砦”。

⑥即大石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四十里,南接登封市界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即大石山、石林。(2)即“秦余杭山”。(3)即“二神山”。 (2)又称古城岩。在安徽省休宁县北部、新安江上游横江北岸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名万安山。山西面有万安镇。相传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避兵,故又称万岁山、万寿山。现该山已毁于开山采石,但古迹古城塔犹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标山

    ①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0龙标县:“因龙标山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“金龙山”条下:“又龙标山,《志》云:在县治(今黔城镇)东城内。沅、黔二水会流经其下。”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

  • 金陵渡

    又名金陵津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北。唐张祜《题金陵渡》 诗: “金陵津渡小山楼。” 即此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边。唐张祜《题金陵渡》:“金陵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。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洲。”

  • 工域

    今西藏中部工布区域。《新唐书吐蕃传笺证》引《吐蕃历史文书》云:“罗阿遂弑支弓赞普,王子霞基与聂基二人被放逐于工域”,即此。

  • 云秋山

    ①在今湖南炎陵县西南四十五里,接安仁县界。宋本《寰宇记》卷115衡州茶陵县:“云秋山在县南五百里,高二千九百丈,尝云屯于上,经日不散,有如秋景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64衡州府:云秋山“在酃县西四十五里。云

  • 丰盛场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东北丰盛镇。清乾隆《巴县志》卷2:丰盛场“离城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鄀州

    ①南朝梁侨置,治所在云泽县 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南)。隋废。②西魏置,治所在武宁郡乐乡县 (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乡北乐乡关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,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西魏置

  • 弋山

    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弋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弋山在西北。”

  • 隆兴府

    南宋隆兴三年 (1165) 以孝宗潜藩,升洪州置,为江南西路治。治所在南昌、新建二县 (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昌、新建、丰城、进贤、奉新、靖安、武宁、修水等市县地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

  • 汉川水

    即汉水。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之流沙河,为大渡河支流。《元和志》卷32汉源县:“因汉川水为名。”

  • 塔拉噶尔河

   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“塔尔噶尔水发源,东北流百六十余里有伊西克图水由南来汇,同北流百三十里入伊犁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