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星岩

七星岩

①在今广东肇庆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“石室山”条:七星岩“连属曲折,列峙如北斗,岩之中亦为石室,容数百人”。

②旧称栖霞洞、碧虚岩、仙迹洞。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第三峰(天玑峰)半山上。全长约三里,有六洞天、两洞府(玉谿洞府和群仙洞府),雄伟深邃,瑰丽多彩,是桂林最大最奇的岩洞。自隋唐以来即为游览胜地。


(1)在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湖滨。由七座陡峭的石灰岩组成,布列似北斗七星,故名。其风景以湖岩石洞取胜,有“七岩、八洞、五湖、六岗”之胜。七座石岩从东至西依次名为阆风、玉屏、石室、天柱、蟾蜍、仙掌、阿坡,多天然洞穴。石室岩下的石室洞,阿坡岩下的双源洞,钟乳瑰丽,下贮湖水,在灯光映照下,可乘艇遨游。诸岩北倚山崖,余三面被湖水环抱,景色幽丽。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。(2)又称栖霞洞、碧虚岩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东普陀山西侧山腰。原是一段地下河。岩洞雄伟深邃,玉雪晶莹。最宽处43米,最高处27米,洞里常年气温摄氏20℃左右,游程800余米。洞内奇石,如大象卷鼻、狮子戏球、仙人晒网、海水浴金山、南天门、银河鹊桥等,奇幻多姿,十分壮丽。从隋、唐起成为游览胜地,留有题刻诗文120多件。如隋开皇十年(590年)昙迁题的“栖霞洞”榜书,唐显庆四年(659年)佚名者题的“玄玄栖霞之洞”,宋范成大的“碧虚铭”、柯梦得的“迎送神曲”,明张文熙的“第一洞天”等,都很珍贵。建国后经全面修整,洞口新建碧虚、栖霞两亭,面貌一新。

肇庆七星岩风光


猜你喜欢

  • 焦获 (穫)

    泽薮名。一作焦护。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西麓。《尔雅·释地》 列为 “十薮” 之一。《诗经·小雅·六月》: “��狁匪如, 整居焦获。” 《史记·匈奴传》: 犬戎杀幽王,“

  • 环州甸

   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环州乡。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置环州甸土舍。

  • 莘仲集

    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曹州济阴县: 莘仲故城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盖古之莘国也。伊尹耕于莘野,汤闻其贤,聘以为相,即此地”。

  • 陈元光墓

    在今福建漳州市北三十二里石鼓山。陈元光(657—711)字延钜,号龙湖,河南光州固始人。少通经史,娴韬略。唐总章二年(669)元光随父领兵入闽;父卒,代领其众,累立战功,授鹰扬将军。垂拱二年(686)

  • 密占

    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密江乡。清吴大澂 《奉使吉林日记》: 光绪六年 (1880) 十一月,由宁古塔至珲春,“ (凉水泉子) 东南二十余里至密占宿,郭副将德协领均带队来迎”。十年设密占卡伦。民国时改名密江

  • 常宁镇

    北宋置,属句容县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四十里南镇街村。明弘治 《句容县志》 卷1: 常宁镇“在县治东南四十里茅山乡崇禧宫西,又有北镇相去十里许玉晨观西。天禧元年以镇置寨。有巡检司税课局。今废”。(1)古

  • 善琏镇

   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五十六里善琏镇。清同治 《湖州府志》 卷22: “以市有四桥,曰福善、保善、庆善、宜善,联络市廛,形如束练,故名。” 湖笔即产于此。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部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3

  • 旗头山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旗头山在 “司西三十里。山势险峻。高可万仞”。

  • 逢猛镇

    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明洪武八年(1375) 于此置巡司,属胶州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裁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胶南市北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置巡检司,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废。后又称逢猛铺。

  • 乌兰户特图克

   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(百灵庙)西南乌兰忽洞乡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5喀尔喀右翼部:喀尔喀右翼旗“西至乌兰户特图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