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三宿恋”。谓怕久宿而生爱恋之心。清赵翼《留别子才》诗:“莫怪浮屠不三宿,已胜返棹剡溪时。”
《汉书.成帝纪》:“秋八月乙卯晦,日有蚀之。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祕书。谒者陈农使,使求遗书於天下。”汉朝孝成皇帝,好经书,故令陈农为使,使之求遗书於天下。后因以喻帝王好求遗书之典,亦可指搜求奇书之意。《文
源见“许由洗耳”。谓蔑视爵禄名位,风操高洁。元张简《破山涧上听水》诗:“饮犊上流奔轶者,何年来此结茆堂?”述补 蔑视名位爵禄,志行高洁。语本晋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尧又召为九州长,由不欲闻之,洗耳
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“应侯谓昭王曰:亦闻恒思有神丛与?恒思有悍少年,请与丛博,曰:‘吾胜丛,丛籍我神三日;不胜丛,丛困我。’乃左手为丛投,右手自为投,胜丛。丛籍其神,三日,丛往求之,遂弗归。五日而丛枯
同“出幽迁乔”。《后汉书.杨伦传》:“帝乃下诏曰:‘伦出幽升高,宠以藩傅,稽留王命,擅止道路,托疾自从,苟肆狷志。’”见“出幽迁乔”。《后汉书·儒林传·杨伦》:“帝乃下诏曰:伦~,宠以藩傅,稽留王命,
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指荆轲。北周庾信《咏怀》之十:“李陵从此去,荆卿不复还。”亦指行险之人。梁启超《上粤督李傅相书》:“公试一自思,则尽其全力为若曹作荆卿,于公何利焉?”【词语荆卿】 汉语大词典:荆
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适莽苍者三飡而反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宿舂粮;适千里者三月聚粮。”本指隔夜舂米备粮,后因以“宿舂”指少量的粮食。《周书.韦孝宽传》:“常以边外之军,引其腹心之众。我无宿舂之费,彼有奔
同“玉山倾倒”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眠香》:“金樽佐酒筹,劝不休,沉沉玉倒黄昏后。”
比喻无罪被冤。岳飞(1103-1142年),字鹏举,宋相州汤阴(今属河南)人,出身农家。北宋末年投军,为秉义郎。建炎元年(1127年)上书高宗皇帝,反对南迁,被夺官归田。后投河北招抚司,被张所破格提拔
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“晋士蒍退而赋曰:‘狐裘尨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’”晋国的士蒍写了一首诗说:“狐裘毛色杂乱,一个国家有三个主人,我究竟要服从谁才好呢?”后以“狐裘尨茸”比喻政令混乱,令人无所适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