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麦秀悲殷

麦秀悲殷

指箕(jī基)子作《麦秀之诗》悲咏殷纣无道而败亡。后以此典表示亡国后的哀伤慨叹。箕子,殷纣王的叔父,官太师(辅佐国君的官)。封于箕(今山西太谷东北)。殷纣王暴虐无道,箕子劝谏,纣王不听,反将箕子囚禁。周武王败亡殷纣王后,将箕子释放。以后箕子来朝见周武王,路过从前之殷都旧址,看见宫室毁坏,禾黍与杂草丛生,内心悲伤,想哭又觉不可,想流泪又觉未免像妇女,于是作了《麦秀》诗来歌咏这件事。那首诗说:“麦芒尖尖哪,禾黍的苗儿绿油油。那个狡猾的孩子呀,不与我亲近啊!”所说狡猾的孩子,是指殷纣王。殷朝之遗民听到了,都为这流眼泪。此典又作“麦秀”、“麦秀渐渐”、“歌麦秀”、“悲麦秀”、“麦秀歌残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8《宋微子世家》1620、1621页:“其后箕子朝周,过故殷虚(商代后期都城遗址,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。虚:通“墟”,故城),感宫室毁坏,生禾黍,箕子伤之,欲哭则不可,欲泣为其近妇人,乃作《麦秀》之诗以歌咏之。其诗曰:‘麦秀渐渐(麦芒形状)兮,禾黍油油(禾黍苗光润),彼狡童兮,不与我好兮!’所谓狡童者,纣也。殷民闻之,皆为流涕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向秀《思旧赋》:“叹《黍离》之愍周兮,悲《麦秀》于殷墟。” 晋·陆机《辨亡论下》:“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,麦秀无悲殷之思,黍离无愍周之感矣。” 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彼黍离离,大夫有丧乱之感;麦秀渐渐,君子有去国之悲。” 唐·刘禹锡《荆州道怀古》:“马嘶古树行人歇,麦秀空城泽雉飞。” 唐·卢象《奉和张使君宴列加朝散》:“停杯歌麦秀,秉烛醉棠阴。” 宋·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君看汉唐主,宫殿悲麦秀。” 元·戴良《怀宋庸庵》:“麦秀歌残已白头,逢人犹是说东周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其后箕子朝周,过故殷虚,感宫室毁坏,生禾黍,箕子伤之,欲哭则不可,欲泣为其近妇人,乃作《麦秀之诗》 以歌咏之。其诗曰:‘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僮兮,不与我好兮!’所谓狡童者,纣也。殷民闻之,皆为流涕。”

【今译】 殷纣王暴虐,箕子进谏不听,反将箕子囚禁,直到周武王灭殷后,箕子才得以释放。当他路过殷墟时,看到故都宫室毁坏,遍生禾黍,不禁黯然神伤,却又痛哭不得,于是作《麦秀之诗》以哀叹,诗中说:“麦子都已秀穗,禾黍也茂茂盛盛。那个纣王,不听我的忠告啊!”殷朝遗民听到,无不伤心落泪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亡国后的哀伤慨叹。

【典形】 悲麦秀、歌麦秀、麦秀、麦秀歌残、麦秀渐渐、宋微子兴悲、麦秀遗宫、伤心麦秀、麦秀残歌。

【示例】

〔悲麦秀〕 宋·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君看汉唐主,宫殿悲麦秀。”〔歌麦秀〕 唐·卢象《奉和张使君宴列加朝散》:“停杯歌麦秀,秉烛醉棠阴。”

〔麦秀〕 晋·陆机《辨亡论下》:“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,麦秀无悲殷之思,黍离无愍周之感矣。”

〔麦秀歌残〕 元· 戴良 《怀宋庸庵》:“麦秀歌残已白头,逢人犹是说东周。”

〔麦秀渐渐〕 北周 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彼黍离离,大夫有丧乱之感; 麦秀渐渐,君子有去国之悲。”

〔宋微子兴悲〕 唐·骆宾王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:“宋微子之兴悲,良有以也; 桓君山之流涕,岂徒然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牵黄犬

    源见“叹黄犬”。谓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。《晋书.鲁芝传》:“及宣帝起兵诛爽,芝率馀众犯门斩关,驰出赴爽,劝爽曰:‘公居伊周之位,一旦以罪见黜,虽欲牵黄犬,复可得乎!’”宋陆游《短歌行》:“君不见猎徒父子

  • 目濡耳染

    见“耳濡目染”。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~,不学以能。”【词语目濡耳染】  成语:目濡耳染汉语大词典:目濡耳染

  • 青陵乌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指交颈而鸣的相思鸟。元 杨维祯《匹乌曲》:“结生不作白头伴,结死须作青陵乌。”

  • 丘锦

    同“丘迟锦”。柳亚子《寄毛主席延安》诗:“杜断房谋劳午夜,江毫丘锦各名家。”【词语丘锦】   汉语大词典:丘锦

  • 文不加点

    《文选.祢衡.鹦鹉赋序》:“衡因为赋,笔不停缀,文不加点。”《初学记》十七引汉.张隐《文士传》:“吴郡张纯少有令名,尝谒骠骑将军朱据,据令赋一物然后坐,纯应声便赋成,文不加点。”《后汉书.祢衡传》;“

  • 崔护题诗

    源见“人面桃花”。表示未见心上人而惆怅、叹惋。元张可久《折桂令.红梅次疏斋学士韵》曲:“拚花下何郎醉死,误庄前崔护题诗。”

  • 炊黍枕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指《枕中记》中人物吕翁给卢生的青磁枕,枕此枕可荣适如志。借指幻梦。宋陈著《浪淘沙.次韵示弟观》词:“不用借他炊黍枕,何梦非空!”

  • 刮目相见

    源见“吴下阿蒙”。谓另眼看待,用新眼光看人。蔡元培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》: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见。况时阅数载,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。”见“刮目相待”。【词语刮目相见】  成语:刮目相见汉语大词

  • 长林丰草

    晋.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吾每读向子平(即向长,王莽时有人举他为官,他坚辞不受,入山隐居。)、台孝威(即台佟,东汉初隐士,采药为业。)传,慨然慕之,想其为人。……又读庄、老,重增其放,故使荣进之心

  • 钻核售李

    卖李时将核钻透,使人不能得其良种,比喻为人极端自私、吝啬。典出晋王戎事迹。王戎(234-305年),字睿(ruì瑞)冲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好清谈,为竹林七贤之一。惠帝司马衷时官至尚书令、司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