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在三之礼”。《北齐书.徐之才传》:“既为汝师,又为汝公,在三之义,顿居其两。”【词语在三之义】 成语:在三之义
衅( ㄒㄧㄣˋ xìn ):间隙,破绽。 人本身没有破绽,妖孽不能自己起来。 表示妖由人兴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四年》:“公闻之,问于申繻曰:‘犹有妖乎?’对曰:‘妖由人兴也。人无衅焉,妖不自作。
同“调鼎”。?,美味佳肴。唐权德舆《仲秋朝拜昭陵》诗:“良将授兵符,直臣调鼎?。”
《老子》下篇第七十章:“吾言易知也,易行也;而天下莫之能知也,莫之能行也。夫言又宗(又,即有字。言有宗,即说话要有宗旨纲领),事又君(又,即有字。事有君,做事要有中心)。夫唯无知也,是以不我知(两句意
《文选》卷二十七、三国魏.王仲宣(粲)《从军诗五首》其一:“从军有苦乐,但闻所从谁。所从神且武,焉得久劳师。相公征关右,赫怒震天威。一举灭獯虏,再举服羌夷。”三国魏.王粲在他的《从军诗》中,歌颂了跟随
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指能使时光停留。唐李白《日出行》:“鲁阳何德,驻景挥戈。”【词语驻景挥戈】 成语:驻景挥戈
庄子用牺牛作譬,拒绝他人之聘的故事。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或聘于庄子,庄子应其使曰:‘子见夫牺牛乎?衣以文绣,食以刍叔,及其牵而入于大庙,虽欲为孤犊,其可得乎?’”刍( ㄔㄨˊ chú 锄):喂牲口
磨砺兵器。比喻作好战争的准备。《旧唐书.刘仁轨传》:“砺戈秣马,击其不意。彼既无备,何攻不克。战而有胜,士卒自安。”
《大明一统志》载:扬州南金柜山多有墓葬,入葬于兹,犹黄金入柜,家业必发达。相传扬州南面有座金柜山,山上有很多墓葬。据说,人死后埋葬在那里,就犹如黄金入了柜,其子孙家业会因此而兴旺发达。后因以“黄金入柜
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。唐韩愈《题木居士》诗之二:“为神讵比沟中断?遇赏还同爨下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