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郎潜白发”。指怀才不遇的人。唐钱起《重赠赵给事》诗:“应念潜郎守贫病,常悲休沐对蓬蒿。”清 丘逢甲《岁暮杂感》诗之六:“一曲升平泪万行,风尘戎马厄潜郎?”【词语潜郎】 汉语大词典:潜郎
形容人瘦削。明代周祈《名义考》:“今人谓瘦甚曰‘如柴’柴,豺也。豺体细瘦,棘人骨立,谓之‘柴毁’,豺与柴通。”棘( ㄐㄧˋ jì 亟):有父丧或母丧者的自称,意思是为丧亲哀戚而急的人。
正确而透彻的见解。灼,明白透彻。清代江藩《汉学师承记.顾炎武》:“多驻墙之见,依违之言,岂真知灼见者哉!”并列 灼,明彻、鲜明。正确而透彻的见解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从他老人家开始直到现代,知识分子
《世说新语.政事》:“嵇康被诛后,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。”参见“嵇绍不孤”条。吏部,指山涛;孤儿,指嵇绍。三国魏时,嵇康被杀后,康之好友吏部尚书山涛,果然受托访得嵇绍举荐为官。后因用为咏知交恤孤之典。
同“焦头上客”。清赵翼《戏咏火判官》诗:“人以头焦惊上客,世无灶养作中郎。”
同“谢女雪诗”。唐刘禹锡《柳絮》诗:“萦回谢女题诗笔,点缀陶公漉酒巾。”
山乡村民的言论,常作自己言论的谦辞。也说成“刍议”。《诗.大雅.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刍荛:割柴草的人。《旧唐书.李绛传》:“陛下不废刍言,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。”【词语刍言】 汉语大词典:
参见:凿垣
同“黄犬叹”。宋苏轼《雨中过舒教授》诗:“此生忧患中,一饷安闲处。飞鸢悔前笑,黄犬悲晚悟。”元张养浩《沉醉东风》曲:“李斯有黄犬悲,陆机有华亭叹。”
《乐府诗集.相和歌辞十三.饮马长城窟行之一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后因以“鱼传尺素”为寄信之典。宋秦观《踏莎行》词:“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”主谓 尺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