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鸡犬飞升

鸡犬飞升

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讽喻小人仗势发迹。清黄遵宪《游箱根》诗之四:“鸡犬亦飞升,熊鱼得所欲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。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,奇方异术,莫不争出。王遂得道,举家升天。畜产皆仙,犬吠于天上,鸡鸣于云中,此言仙药有余,犬鸡食之,,并随王而升天也。”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刘安》:“汉淮南王刘安,汉高帝之孙也。……独折节下士,笃好儒学,兼占侯方术。养士数千人,皆天下俊士。”“于是乃有八公诣门,皆须眉皓白。……八公谓安曰:‘可以去矣! 此乃是天之发遣王,王若无此事,日复一日,未能去世也。’八公使安登山大祭、埋金地中,即白日升天。八公与所踏山上石,皆陷成迹,至今人马迹犹存。”“时人传八公、安临去时,余药器置在中庭,鸡犬舐啄之,尽得升天。故鸡鸣天上,犬吠云中也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淮南王刘安好道术,虽然是一位诸侯,但亲身礼敬道人方士。他的门下常常有方士几千人,后来有八位方士称为八公,来见刘安,传授他道术,使刘安得白日全家升天。炼丹药的器皿放在庭院里,被鸡犬啄舐,鸡犬也都升天,鸡在天上鸣,犬在云中吠。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得道飞升; 或用以形容人间胜境; 也用以指攀附权贵而得以升迁。

【典形】 拔宅向青霄、飞鸡犬、淮南鸡、淮南犬、淮王鸡犬、淮王宅、鸡犬飞升、鸡犬偷仙药、鸡犬云中、刘安鸡、刘安升、犬吠白云、仙鸡、仙家鸡犬、云中鸡犬、淮王旧鸡犬、淮南鸡犬、残药沾鸡犬、拔宅淮王、鸡鸣天边、鸡犬登仙、鸡犬神仙、鸡犬刘安、鸡犬云间、鸡入白云、犬影入云、云间鸡犬、淮南举、舐药鼎、问鸡犬、刘安宅。

【示例】

〔拔宅向青霄〕元·冯子振《鹦鹉曲·拔宅冲升图》:“想云霄犬吠鸡鸣,拔宅向青霄去。”

〔飞鸡犬〕 明·徐渭《八仙台次韵》:“能令大药飞鸡犬,欲傍中央剪草莱。”

〔淮南鸡〕 唐·李商隐《井泥四十韵》:“淮南鸡舐药,翻向云中飞。”

〔淮南犬〕 清·王夫之《广落花诗》:“云中任逐淮南犬,腐草宁归浈峡猿。”

〔淮王鸡犬〕 清·王摅《赠临江李述斋太守》:“功成全家上升去,淮王鸡犬咸登仙。”

〔鸡犬飞升〕 清·黄遵宪 《游箱根》:“鸡犬亦飞升,熊鱼各得欲。”

〔鸡犬偷仙药〕 唐·钱起《过王舍人宅》:“鸡犬偷仙药,儿童受道书。”

〔鸡犬云中〕 元·宋远《意难忘》:“鸡犬云中,笑种桃道士,虚费春风。”

〔刘安鸡〕 明·袁宏道《悲哉行》:“朝牧老君龙,暮守刘安鸡。”

〔刘安升〕 清·黄景仁《夹石》:“人言刘安升,于此去飘忽。”

〔犬吠白云〕 唐·杜甫《滕王亭子》之一:“春日莺啼修竹里,仙家犬吠白云间。”

〔仙鸡〕 明·汤显祖《紫萧记》:“愿逐淮王之仙鸡,备彭公之采女。”

〔仙家鸡犬〕 元·杨维桢《雨后云林图》:“便须借榻云林馆,卧听仙家鸡犬声。”

〔云中鸡犬〕 唐·罗隐《广陵开元寺阁上作》:“云中鸡犬刘安迹,月里笙歌炀帝归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共戴天

    原作“弗与共戴天”,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,表示仇恨极深,誓不两立。古人认为,与有杀父之仇的人,应当誓不两立,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;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,应当携带武器,随时准备械斗;与自己朋友有仇

  • 揭箧担囊

    盗窃箱笼等财物。《庄子.胠箧》:“然而巨盗至,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。”亦作“揭箧探囊”。《旧唐书.酷吏传序》:“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,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,虽云固矣,而犹逾坦掘冢,揭箧探囊,死者于前,盗者于

  • 悲摇落

    源见“悲秋”。指对萧瑟秋景而感伤。宋黄机《满江红》词:“万灶貔貅,便直欲、扫清关 洛……且莫令、榆柳塞门秋,悲摇落。”

  • 咸池之乐

    《庄子.天运》:“北门成问于黄帝曰:‘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。’”咸池,古乐名。《周礼.春官.大司乐》:“舞咸池以祭地示。”相传为尧乐,《礼.乐记》“咸池,备矣。”《疏》说是黄帝之乐,尧增修沿用。后以

  • 社稷主

    源见“社稷”。指邦国之主。《老子》: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”【词语社稷主】   汉语大词典:社稷主

  • 胜负兵家常势

    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用兵经常会碰到的事。亦作“胜败乃兵家常事”。出自唐宪宗之语。唐宪宗(778-820年),即李纯,原名李淳,805-820年在帝位。他是唐后期较有作为的皇帝。在位时,曾实行过一些改革措

  • 桃叶歌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四五《清商曲辞》二《吴声曲辞.桃叶歌》引《古今乐录》:“《桃叶歌》者,晋王子敬所作也。桃叶,子敬妾名,缘于笃爱,所以歌之。”子敬,王献之字。晋.王献之《桃叶歌》:“桃叶复桃叶,桃树连桃根。

  • 女乘鸾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传说中秦弄玉与其夫成仙飞升。宋 赵子发《鹧鸪天》词:“闻叶吹,想风鬟。浮空仿佛女乘鸾。此时不合人间有,尽入嵩山静夜看。”

  • 祢鹗

    源见“荐鹗”。喻指英才。唐黄滔《谢试官启》:“而某丘锦小才,路蒲末学,既非祢鹗,大惧温犀。”【词语祢鹗】   汉语大词典:祢鹗

  • 东作

    春耕。《书.尧典》:“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”孔安国传:“岁起于东,而始就称谓之东作。东方之官,敬导出日,平均次序东作之事,以务农也。”【词语东作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