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卢耽鹤”。形容幻化成仙鹤。唐武三思《仙鹤篇》:“别有闻箫出紫烟,还如化履上青天。”
同“李膺门”。唐杜正伦《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》诗:“李门余妄进,徐榻君恒设。”【词语李门】 汉语大词典:李门
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,腾波迅急,乃叹曰:‘既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,如何?’”原是指长江三峡的险峻,后因以形容崖壁陡峭。
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(一称狝猴,亦即沐猴)者,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。燕王因以三乘(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俸禄)养之。右御冶工言王曰:‘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(同宴)之斋。今知王
同“驯雉”。翚,古指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野鸡。唐王勃《九成宫颂》:“朝盈振鹭,境比驯翚。”【词语驯翚】 汉语大词典:驯翚
同“得鱼”。宋苏轼《次韵钱穆父马上》:“高才得兔人人羡,争欲寻踪觅旧蹄。”
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具有雄才大志的人。明文徵明《送顾百彊南京刑部》诗:“海上鲲鹏方振翼,天涯鸿雁惜离群。”
同“君卿唇舌”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论说》:“杜钦文辨,楼护唇舌。颉颃万乘之阶,抵嘘公卿之席。”【词语楼护唇舌】 汉语大词典:楼护唇舌
同“黄犬书”。清孙枝蔚《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》诗之一:“玄猿声易近,黄犬信难传。”
源见“扣槃扪烛”。喻瞎说一气。清顾炎武《述古》诗:“哆口论性道,扪籥同蒙瞽。”【词语扪籥】 汉语大词典:扪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