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鲁酒围邯郸

鲁酒围邯郸

同“鲁酒薄而邯郸围”。宋黄庭坚《观秘阁苏子美题壁》诗:“鲁酒围邯郸,老龟祸枯桑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胠箧》:“鲁酒薄而邯郸围,圣人生而大盗起。”唐·陆德明释文:“楚宣王朝诸侯,鲁恭公后至而酒薄,宣王怒,欲辱之。恭公不受命,乃曰:‘我周公之胤,长于诸侯,行天子礼乐,勋在周室。我送酒已失礼,方责其薄,无乃太甚!’遂不辞而还。宣王怒,乃发兵与齐攻鲁。梁惠王常欲击赵,而畏楚救。楚以鲁为事,故梁得围邯郸。言事相由也,亦是感应。”“许慎注《淮南》云: 楚会诸侯,鲁、赵俱献酒于楚王。鲁酒薄而赵酒厚,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,赵不与。吏怒,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,奏之。楚王以酒薄,故围邯郸也。”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故传曰: 鲁酒薄而邯郸围,羊羹不斟而宋国危。”

【今译】《庄子》 中讲,因为鲁酒是薄酒而赵国邯郸遭围困,因为圣人出世而大盗也出现。传说战国时楚宣王势大,使诸侯去朝见他,鲁恭公来得晚而且送的酒很薄,宣王发怒,想侮辱恭公。恭公不听,说:“我是周公的后代,在诸侯中为长,用天子的礼乐,在周王室是有功勋的。我送酒已经屈尊降礼,还要责备我酒薄,不太过分了吗?”于是不告辞便回去了。宣王大怒,于是与齐国联合发兵攻鲁。魏惠王本来常想攻打赵国,因害怕楚国来救未敢出兵。楚国这次与鲁国交战,无暇他顾,因此魏国得以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。另有一说,与之有异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因受某些原因牵连而受害; 或用以借指薄酒。

【典形】 鲁薄、鲁酒、鲁酒薄、鲁酒怕旁围、鲁酒围邯郸。

【示例】

〔鲁薄〕 宋·陆游《冬初薄霜病躯益健》:“斗酒敢言嫌鲁薄,杯羹聊得学吴酸。”

〔鲁酒〕 唐·白居易《杂感》:“鲁酒薄如水,邯郸开战场。”

〔鲁酒薄〕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操乐楚琴悲,忘忧鲁酒薄。”

〔鲁酒怕旁围〕 唐·杜牧《新转南曹未叙朝散》:“宋株聊自守,鲁酒怕旁围。”

〔鲁酒围邯郸〕 宋·黄庭坚《观秘阁苏子美》:“鲁酒围邯郸,老龟祸枯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
    《古今杂剧.韩元帅暗渡陈仓》二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渡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据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载: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,从关中往汉中去

  • 伻图

    《书.洛诰》:“伻来,以图及献卜。”谓遣人绘图。宋张士逊《忆越州》诗之一:“霜缣若得一千幅,伻图何必乘兰舠。”引申为规划。宋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三:“建康创建府治,石林委府僚伻图再三,不叶意。”【词语伻

  • 乘鸾弄玉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与萧史结成美好夫妻升天而去的弄玉。清孙枝蔚《次范眉生珠湖诗韵》:“乘鸾弄玉千年久,耻说人间有誓盟。”

  • 熏风曲

    源见“舜弦”。借指帝王之乐。唐刘宪《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》:“幸听熏风曲,方知霸道羞。”

  • 破荒第

    源见“破天荒”。形容头一回考试及第。宋叶適《送丁子植》诗:“已上破荒第,犹勤未见书。”

  • 持管窥天

    同“以管窥天”。唐李乂《奉和幸三会寺应制》:“小臣叨下列,持管谬窥天。”【词语持管窥天】  成语:持管窥天

  • 哀筝一曲

    源见“闻筝堕泪”。谓申述忠良受谗。宋严仁《水龙吟.题天风海涛呈潘料院》词:“更忆东山,哀筝一曲,洒沾襟泪。”

  • 帆无恙

    同“布帆无恙”。清 林崧祁《送许莲荪之台湾省亲》诗:“天怜孝子帆无恙,海畏才人浪不狂。”

  • 曳娄

    《诗.唐风.山有枢》:“子有衣裳,弗曳弗娄。”毛传:“娄亦曳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曳者,衣裳在身,行必曳之;娄与曳连,则同为一事。”后因以“曳娄”指穿戴。宋苏轼《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》:“蒙恩赐臣衣

  • 作事不时

    做事做的不是时候。《左传.昭公八年》:“抑臣又闻之曰:‘作事不时,怨讟动于民,则有非言之物而言。’今宫室崇侈,民力彫尽,怨讟并作,莫保其性。”怨讟( ㄉㄨˊ dú 毒):痛恨而有怨言。【词语作事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