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鱼贯而出

鱼贯而出

形容像鱼群一般,头尾相接,连续而出。出自隋炀帝事迹。隋炀帝名杨广(568-618年),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。开皇元年(581年)被封为晋王。曾任隋并州总管、河北道行台尚书令、淮南道行台尚书令、雍州牧等。在隋文帝统一江南的军事行动中起了一定作用。开皇二十年(600年)被立为太子,仁寿四年(604年)即皇帝位。他在位期间,仗恃国力富强,骄奢淫逸。一方面大兴土木工程,开挖运河,修筑宫殿;另一方面又不断四出游幸,并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,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。大业五年(609年),他曾携带大批人马到河西走廊巡游。六月,经过大斗拔谷。由于山路隘险,所带宫人士卒只能鱼贯而出。适逢天气突变,士卒冻死者大半。

【出典】:

隋书》卷3《炀帝纪上》73页:“癸卯,经大斗拔谷,山路隘险,鱼贯而出。风霰晦冥,与从官相失,士卒冻死者太半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杨复吉《梦阑琐笔·潮阳某令》:“随着怪风起于庭户,后门大启,男女数十辈,鱼贯而出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大姑》:“李即戟手书符其处,既而禹步庭中,咒移时,即见家中犬豕并来帖耳戢尾,若听教诲。李挥曰:‘去!’即纷然鱼贯而去。”


偏正 像游鱼头尾相接那样一个挨一个地出来。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经大斗拔谷,山路险隘,~。”△用于形容单行列队而出。→鱼贯而行 鱼贯而前↔鱼贯而入


【词语鱼贯而出】  成语:鱼贯而出汉语词典:鱼贯而出

猜你喜欢

  • 杀马毁车

    《后汉书.周燮传》:“(冯良)年三十,为尉从佐。奉檄迎督邮,即路慨然,耻在厮役,因坏车杀马,毁裂衣冠,乃遁至犍为,从杜抚学。”冯良不堪奉迎之辱,杀马毁车,以示决绝仕途。后遂以“杀马毁车”比喻弃官归隐。

  • 何郎好吟

    《梁书.何逊传》:“逊为扬州法曹,公廨有梅一株,逊常赋诗其下。后居洛,思梅花不得,请再任扬州。至日,花盛开。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。”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。后以此为咏梅之典。明.高启《梅花九首》其

  • 荷畚洛阳

    源见“洛阳货畚”。指士子不遇,为生计奔走。唐王昌龄《咏史》诗:“荷畚至洛阳,杖策游北门。”

  • 衔报

    同“衔环报”。《聊斋志异.梅女》:“逆旅孤臣,过蒙优宠,衔报之诚,结于肺肝。”【词语衔报】   汉语大词典:衔报

  • 越石负刍

    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上第五.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》:“晏子之晋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负刍,息于塗侧者,以为君子也,使人问焉。曰:‘子何为者?’对曰:‘我越石父者也。’晏子曰:‘何为至

  • 仁智乐

    源见“仁智居”。指遨游山水的乐趣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三九引晋王羲之《答许询诗》:“取欢仁智乐,寄畅山水阴。”【词语仁智乐】   汉语大词典:仁智乐

  • 六鳌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指传说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。借指担负重任者。唐李白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六鳌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明夏完淳《代人赠镇府》诗:“六鳌还镇澥,八柱独承天。”【词语六鳌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既死魄

    指每月下弦到月晦一段期间。近代王国维《观堂集林.生霸死霸考》谓殷周器物铭纪日,二十三日以后至晦称“既死霸”。一说,月轮无光处叫魄,每月初一后明生而魄死。《逸周书.世俘解》:“既死魄。”晋孔晁注:“朔后

  • 令闻令望

    令闻( ㄨㄣˋ wèn ):美好的声誉。闻,亦作“问”。令望:美好的名望。 统指美好的名声。语出《诗.大雅.卷阿》:“颙颙印印,如圭如璋,令闻令望。”郑玄笺:“人闻之则有善声誉,人望之则有善威仪。

  • 休牛归马

    同“归马放牛”。宋卢多逊《新修周武王庙碑》:“岂直休牛归马,但美於偃兵,保大定功,空歌於成德者哉!”见“休牛放马”。宋·卢多逊《新修周武王庙碑》:“岂直~,但美于偃兵,保大定功,空歌于成德者哉!”【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