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马齿徒增

马齿徒增

原谓马的年岁加长,后泛作自谦年齿增长之意。公元前658年,晋献公想攻伐虢国,大臣荀息劝他以宝马、美玉贿赂虞君借道伐虢。晋献公怕虞君收了贿赂而不肯借道。荀息认为,虞是小国,必不敢如此。如果接受礼物而允许晋国借道伐虢,就好象把财物从内库取出而放于外库一样,十分安全。晋侯依计而行,虞君果然受礼并同意借道。虽有宫之奇出来谏阻,他也不听。终于在晋灭虢之后五年又一举灭掉了虞国。这时,荀息牵着马,拿着美玉对晋献公说:“美玉还是老样子,只是马的牙齿又多长了几个。”

【出典】:

《春秋谷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晋献公欲伐虢。荀息曰:‘君何不以屈产之乘、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。’公曰:‘此晋国之宝也。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,则如之何?’荀息曰:‘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。彼不借吾道,必不敢受吾币。如受吾币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,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。’………献公亡虢,五年而后举虞。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”’

【例句】:

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·阿怜阿爱》:(女泣谓生曰)自妾识君,已四五年矣。蛾眉易老,马齿徒增,尚未能择人而事,自拔于火坑。”


主谓 徒,白白地。马的牙齿白白地增加。马齿随年龄的增长而添换。比喻人的岁数不断增长而事业却无所成就。《谷梁传·僖公二年》记载,春秋时晋国用美璧、骏马贿赂虞国国君,借路出兵灭掉虢国,然后回师又灭掉虞国,并取回璧和马。晋大夫荀息说:“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”柳亚子《赠少屏》:“鹏飞未遂冲霄志,~歧路悲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作自谦之词,慨叹岁月易逝而却无所长进。→时光虚掷 碌碌无为 抚髀长叹 ↔与日俱进 宝刀不老。 也作“马齿加长”、“马齿徒长”。


【词语马齿徒增】  成语:马齿徒增汉语词典:马齿徒增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友玉昆

    北魏崔鸿《十六国春秋.前凉.辛攀》:“辛攀,字怀远,陇西 狄道人也。父?,晋尚书郎。兄鉴旷,弟宝迅,皆以才识著名。秦 雍为之谚曰:‘三龙一门,金友玉昆。’”后常用为对他人兄弟的美称。唐杨炯《唐恒州刺史

  • 虎啸

    《易.乾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孔颖达疏:“虎是威猛之兽,风是震动之气,此亦是同类相感。故虎啸则谷风生,是风从虎也。”比喻英杰得时奋起,四方风从,如风虎相感。汉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虎啸而谷风冽,龙

  • 不肯过江东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舣(音yǐ,整船靠岸)船待,谓项王曰:‘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军至,无以渡。’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

  • 萁豆相煎

    源见“七步成诗”。比喻骨肉兄弟或内部自相残杀。聂荣臻《山城堡战斗》三:“东北军王以哲部,曾表示决不愿意与红军为敌,不愿意见到萁豆相煎的局面。”【词语萁豆相煎】  成语:萁豆相煎汉语大词典:萁豆相煎

  • 鹪栖

    源见“鹪鹩一枝”。比喻聊可安身之处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汾阳报恩》:“天寒白屋贫,幽居无四邻,蝇须聊自馆,鹪栖稳。”【词语鹪栖】   汉语大词典:鹪栖

  • 广德从桥

    《汉书.薛广德传》:“薛广德字长卿,沛郡相人也……其秋,上酎祭宗庙,出便门,欲御楼船,广德当乘舆车,免冠顿首曰:‘宜从桥。’诏曰:‘大夫冠’。广德曰:‘陛下不听臣,臣自刎,以血污车轮,陛下不得入庙矣!

  • 三千九万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喻飞黄腾达。唐黄滔《寓题》诗:“霜雪不飞无翠竹,鲸鲵犹在有青萍。三千九万平生事,却恨《南华》说北溟。”【词语三千九万】  成语:三千九万汉语大词典:三千九万

  • 荆王梦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荆王,即楚王。借指男女欢爱。南朝 陈孔范《赋得白云抱幽石》诗:“能感荆王梦,阳台杂雨归。”

  • 臼中无釜

    梦兆妻死的故事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八:“江淮有王生者,榜言解梦。贾客张瞻将归,梦炊于臼中。问王生,生言:‘君归不见妻矣。臼中炊,固无釜也。’贾客至家,妻果卒已数月。”釜:锅子。参见“炊臼之梦”条

  • 卖瓜侯

    源见“东陵瓜”。泛指归隐田园的人。唐司空曙《独游寄卫长林》诗:“那知鸣玉者,不羡卖瓜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