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马工枚速

马工枚速

西汉司马相如的赋写得好,枚皋的赋写得快。淮阴人枚乘的儿子枚皋,字少孺。被汉武帝任为郎,善文辞。枚皋写的赋胜过东方朔,曾随武帝出巡各地。武帝在巡访途中,有所感触就让枚皋写赋记游。枚皋文笔疾速,接受诏命后文章就写成了,所以他写的赋较多。司马相如善于写文章,但文笔迟缓,所以他的作品不多,但质量胜过枚皋。后以“马工枚速”为典,喻二者各有所长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1《枚乘传》2366、2367页:“(枚)皋字少孺。……上书北阙(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,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),自陈枚乘之子。上得之大喜,召入见待诏,皋因赋殿中。……皋为赋善于朔也。……上有所感,辄使赋之。为文疾,受诏辄成,故所赋者多。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,故所作少而善于皋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:“枚皋文章疾敏,长卿(即司马相如)制作淹迟,皆尽一时之誉。” 唐·姚思廉《梁书·张率传》:“(张)率又为《待诏赋》奏之,甚见称赏。手敕答曰:‘省赋殊佳。相如工而不敏,枚皋速而不工,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!” 宋·葛胜仲《临江仙·燕诸部使者》:“文似枚皋加敏速,记书易若张巡。”


并列 马,指汉代司马相如。枚,指汉代枚皋。枚皋文章写得快,司马相如文章写得慢却比枚皋写得好。后比喻各有长处。语本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(枚皋)为文疾,受诏辄成,故所赋者多。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,故所作少而善于皋。”清·李伯元《南亭笔记》12:“提覆日,李(殿林)高坐堂皇,俟缴卷已如额,乃疾趋而人,明日发案,其马迟而不能枚速者,俱落孙山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比喻各有千秋。→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 ↔一无所长 不过尔尔。也作“马迟枚疾”。


【词语马工枚速】  成语:马工枚速汉语词典:马工枚速

马:指司马相如。工:细致,严谨,引申为质量高。枚:指枚皋。司马相如(前179-前117年),西汉著名辞赋家,作品富有文采,词藻华丽。枚皋,西汉辞赋家枚乘的儿子。据《汉书》记载:枚皋才思敏捷,作赋很快,所以他的赋比较多,司马相如善于作文,而文思不快,所写的赋少于枚皋,但质量较高。后人就用马工枚速表示一个快,一个质量高,各有所长,平分秋色。有时也概括为又快又好。南朝梁张率,字士简,性格宽厚,娴雅。十二岁便能作文,每日作赋一篇,十六岁时共作了二千余篇。有个叫虞讷的,看了之后大加诋毁。张率便把稿子全烧了,重新作诗给他看,假托是沈约的作品,虞讷看了之后觉得字字都完善无比。张率告诉他实情,虞讷羞愧地走了。后张率写了一篇《待诏赋》上奏,梁武帝看后大为赞赏。给他写封敕书称赞他说:“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好,但写得慢,而枚皋作文快,却写得不太好。你可以说是集二者长处于一身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南史·张率传》卷31,815页:“(率)乃为《待诏赋》奏之,甚见称赏,手敕答曰:‘相如工而不敏,枚皋速而不工,卿可谓兼二子于金马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伯元《南亭笔记》卷12,第15节:“李高坐堂皇,俟缴卷已如额,乃疾趋而入,明日发案,其马迟而不能枚速者,俱落孙山。”


【词语马工枚速】  成语:马工枚速汉语词典:马工枚速

猜你喜欢

  • 醉卧官道

    陆游《南唐书》卷七《毛炳传》:“得钱即沽酒,尝醉卧道旁,有里正掖起之,炳瞋目呵之曰:‘醉者自醉,醒者自醒,亟去,毋挠予睡。’”毛炳醉卧道旁,里正来关照他,他说是搅乱了他的美睡。后以此为酒醉失礼之典。宋

  • 饮冰

    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!吾未至乎世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!”内热,内心焦灼。阴阳之患,指悲喜之情交织而伤害人心。春秋时,孔子周游到楚,楚叶公子高将使齐,因而来向孔子求教。上面

  • 摩狄

    同“摩挲铜狄”。明高启《赋得铜人赠医士》诗:“摩狄年空老,求仙事亦虚。”

  • 生刍吊

    同“生刍致祭”。清赵翼《到扬州追悼西岩前辈》诗之一:“半年迟作生刍吊,来补桥玄酒一浇。”

  • 设榻

    源见“陈蕃榻”。谓款待所敬重的宾客和知交。宋梅尧臣《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》:“我期霰雪时,来听幽声卧。应当为设榻,勿使赏心剉。”【词语设榻】   汉语大词典:设榻

  • 鹤归

    同“鹤归华表”。唐杜牧《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》:“千载鹤归犹有恨,一年人住岂无情?”宋钱熙逸句:“鹤归已改新城郭,牛卧重寻旧墓田。”【词语鹤归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归

  • 乌合之卒

    参见:乌合之众见“乌合之众”。【词语乌合之卒】  成语:乌合之卒

  • 众少不敌

    见“寡不敌众”。《旧唐书·列传第十二》:“其后,胡贼寇境,大亮~,遂单马诣贼营,召其豪帅,谕以祸福,群胡感悟,相率请降。”【词语众少不敌】  成语:众少不敌

  • 颜阖

    源见“颜阖逾墙”。泛指高士。唐杜甫《敬赠郑谏议十韵》:“使者求颜阖,诸公厌祢衡。”

  • 阮瑀

    同“阮元瑜”。清唐孙华《送惠研溪之官密云》诗:“熟识金闺旧姓名,或有军书烦阮瑀。”【词语阮瑀】   汉语大词典:阮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