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风马牛

风马牛

左传.僖公四年》:“四年春(公元前656年),齐侯(指齐桓公)以诸侯之师侵蔡。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(指楚成王)使与师言曰:‘君处北海(泛指极北方),寡人处南海(泛指极南方),风马牛不相及也,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’”

春秋时,齐桓公率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,蔡军溃败,他又去攻打楚国。楚子派人对齐桓公说:“你在北海,我在南海,真和放牧马和牛,牝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,素不相干,今日悍然犯境,究竟是何道理。”

后以“风马牛不相及”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

宋.陆游《天气作雪戏作》诗:“八十又过二,与人风马牛。”


见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八·春愁》:“醉自醉倒愁自愁,愁与酒如~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四年春,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使与师言曰:‘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? 何故?’”晋·杜预注:“楚界犹未至南海,因齐处北海,遂称所近。牛马风逸,盖末界之微事,故以取喻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服虔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尚书称马牛其风。此言风马牛,谓马牛风逸。牝牡相诱,盖是末界之微事。言此事不相及,故以取喻不相干也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齐桓公率诸侯之兵攻打蔡国,蔡兵溃败,又伐楚。楚君派使者去向齐师说:“君处在北海,我们处在南海,相隔之远,就像马与牛牝牡不相引诱交配一样,不知君来到我们这里,究竟为了什么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全不相干; 也形容相处遥远。

【典形】 风马牛、风马牛不相及、君处北海、马牛风、南北马牛、牛马风、付之风马牛、南海北海、北海南海。

【示例】

〔风马牛〕 宋·陆游《舟中大醉偶赋长句》:“过江何敢号高流,偶与俗人风马牛。”

〔风马牛不相及〕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君处江北,妾处江南,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”

〔君处北海〕 宋·方岳《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》:“然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胡涉吾疆?”

〔马牛风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孙巨源》之一:“南岳诸刘岂易逢,相望无复马牛风。”

〔南北马牛〕 宋·范成大《有叹》之一:“春兰秋菊殊调,南北马牛异方。”

〔牛马风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你岭南,我蜀中,牛马风遥,甚处里丝萝共?”


【词语风马牛】  成语:风马牛汉语词典:风马牛

猜你喜欢

  • 涪翁

    《后汉书》卷八十二下《方术传.郭玉传》:“有父老不知何出,常渔钓于涪水,因号涪翁。乞食人间,见有疾者,时下针石,辄应时而效,乃著《针经》、《诊脉法》传于世。”蜀地涪水,常有一老人钓于水浜,自号涪翁。他

  • 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
    耳:语助词,而已。一作“尔”。 为了国事,忘记家事;为了公事,忘记私事。 形容一心为国、为公。语出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读史.晁错》:“是故

  • 椒花

    源见“椒花颂”。后常用以表示春节祝贺之意。北周庾信《正旦蒙赵王赉酒》诗:“柏叶随铭至,椒花逐颂来。”唐杜甫《十二月一日》诗之一:“未将梅蕊惊愁眼,要取椒花媚远天。”仇兆鳌注:“春将至,故椒花欲颂。”【

  • 北群空

    唐.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伯乐(姓孙名阳,春秋时人,以善相马著称)一过冀北(指古代冀州北部)之野,而马群遂空。夫冀北马多天下,伯乐虽善知马,安能空其群邪?解之者曰:吾所谓空,非无马也,无良马也

  • 冰消瓦解

    比喻事物彻底消释、涣散或崩溃。晋成公绥《云赋》:“于是玄气仰散,归云四聚:冰消瓦解,奕奕翩翩。”亦作“冰散瓦解”。《三国志.魏志.傅嘏传》裴松之注引司马彪《战略》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冰散瓦解,

  • 十日欢

    同“十日饮”。唐李白《寻鲁城北见范置酒摘苍耳作》诗:“还倾四五酌,自咏《猛虎词》。近作十日欢,远为千载期。”见“十日之饮”。唐·李白《寻鲁城北见范置酒摘苍耳作》:“近作~,远为千载期。”【词语十日欢】

  • 壶中诀

    同“壶公术”。南唐李中《寄杨先生》诗:“莫把壶中秘诀,轻传尘里游人。”

  • 枕中鸿宝

    西汉淮南王刘安秘藏在枕头里的珍贵典籍,《鸿宝》是其中的篇名,内容是神仙方术秘诀之类。后以“枕中鸿宝”为典,泛指珍秘的书籍或用以咏神仙道士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36《楚元王传附刘向传》1928页:“上(

  • 周南之滞

    同“周南留滞”。宋曾巩《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》:“永怀故事,难求汶上之图;独远清尘,方叹周南之滞。”

  • 跛立箕坐

    箕坐:两脚张开而坐,象畚箕形状,故称“箕坐”。指坐立不正,无礼的样子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立毋跛,坐毋箕。”三国魏应璩《与崔元书》:“昔戴叔鸾箕坐见边文礼,此皆衰世之慢行也。”并列 站着偏瘸,坐着撇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