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其诗,不知其人可乎
颂:同“诵”。 吟诵他的诗,不了解他的为人,可以吗? 意谓研究别人作品,必须了解作者为人,才能收到知人论世的效果。语出《论语.万章下》:“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可乎?”清.刘熙载《艺概.诗概》:“杜少陵、元次山、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闫,目击其事,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。颂其诗,顾可不知其人乎?”
颂:同“诵”。 吟诵他的诗,不了解他的为人,可以吗? 意谓研究别人作品,必须了解作者为人,才能收到知人论世的效果。语出《论语.万章下》:“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可乎?”清.刘熙载《艺概.诗概》:“杜少陵、元次山、白香山不但如身入闾闫,目击其事,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。颂其诗,顾可不知其人乎?”
同“荆钗布裙”。《剪灯馀话.长安夜话录》:“怡怡伉俪真难保,布服荆钗有人悦。”
源见“茵溷”。喻指沦为卑贱。多指女子堕落风尘。明顾大典《青衫记.裴兴还衫》:“争奈我娘行不解人深意,强逼我落溷沾泥,做墙外枝。”
《史记.老庄申韩列传》:“良贾( ㄍㄨˇ gǔ 古)深藏若虚。”谓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把货物囤藏起来,表面上好象没有一样。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。述补 虚,空。把宝物深深隐藏起来,表面看好像什么也
同“黄石公”。宋刘辰翁《霜天晓角.寿贾教》词:“桥上老人有约,后五日,重来觅。”
《汉书.萧何曹参传》:“淮阴黥布等已灭,惟(萧)何、(曹)参擅功名,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,为一代之宗臣。”宗臣,鼎臣,为大家所宗仰的大臣,特指宰相。后以“一代宗臣”比喻当代所仰慕的执政大臣或宰相。《南史
同“桃源洞”。唐钱起《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》:“宛谓武陵洞,潜应造化移。”
明 吴元泰《八仙出处东游记传》载:八仙乃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仙人,他们是汉钟离、张果老、吕洞宾、李铁拐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。八仙故事唐 宋 元皆有不同记载,元杂剧中已出现其形象,至吴元泰始
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“善属文,举笔便成,无所改定,时人常以为宿构;然正复精思覃意,亦不能加也。著诗、赋、论、议垂六十篇。”王粲字仲宣,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,他博学多才,著有诗、赋、论、议六十余篇,
同“莼羹下豉”。宋李处全《卜算子》词:“携手度虹梁,洗眼看渔具。盐豉莼羹是处无,早买扁舟去。”
见〔摅怀旧之蓄念,发思古之幽情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