捉发:手握头发。吐哺(bǔ补):吐出口中咀嚼之食物。此典指周公旦自述洗头时握住头发,吃饭时吐出食物,忙于接待贤人。后以此典比喻求贤若渴、礼贤下士,延揽人才。周公旦,姬旦,也称叔旦。因封地在周(今陕西岐
同“兔魄”。清陈维崧《水调歌头.汾西侯仲辂示我九日纪梦词二阕依韵奉和》词:“天上兔华满,只照别家圆。”【词语兔华】 汉语大词典:兔华
鸢(yuān渊),老鹰。鸢肩,两肩向上端起如鹰。火色,面色火红。比喻有升官腾达的骨相,也表示虽能很快贵显但不能持久。亦称“火色鸢肩。”出自唐大臣马周之事迹。马周(601-648年)字宾王,唐博州茌平(
源见“伶伦凤律”。指音律。《乐府诗集.周郊祀乐章》:“乐鸣凤律,礼备鸡竿。”宋范成大《次韵郊祀庆成》:“日丽鸡竿矗,天旋凤律新。”【词语凤律】 汉语大词典:凤律
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。绛、灌、东阳侯、冯敬之属尽害之,乃短贾生曰:‘雒阳之人,年少初学,专欲擅权,纷乱诸事。’于是天子后亦疏之,不用其议,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。”后以
同“玉壶盛泪”。俞锷《无题》诗之七:“画屏香冷博山炉,情泪珠殷玉唾壶。”【词语玉唾壶】 汉语大词典:玉唾壶
排除一切思虑和欲望,保持心境的清净纯一。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若一志,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;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。听止于耳,心止于符,气也者,虚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虚,虚者心斋也。”宋代苏轼《泛舟城南会者
42` 源见“安世补亡”。称赞人博闻强记。清顾炎武《赠萧文学企昭》诗:“何时复相从,问奇补三箧。”【词语补三箧】 汉语大词典:补三箧
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喻指思念故乡。唐许浑《再游姑苏玉芝观》诗:“明日挂帆更东去,仙翁应笑为鲈鱼。”
源见“折鼎覆?”。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宋苏舜钦《了语不了语》诗之一:“公?欲成忽覆鼎,银瓶汲绝还沉井。”亦指误事失职的权臣。宋刘子翚《汴京纪事》诗:“空嗟覆鼎误前朝,骨朽人间骂未销。”【词语覆鼎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