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韩嫣金丸

韩嫣金丸

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韩嫣好弹,常以金为丸。所失者日有十余。长安为之语曰:‘苦饥寒,逐金丸。’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,辄随之,望丸之所落,辄拾焉。”后以“韩嫣金丸”喻指富贵子弟挥金如土。唐杜牧《长安杂题长句》之二:“韩嫣金丸莎覆绿,许公鞯汗杏黏红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韩嫣好弹,常以金为丸,所关者日有十余。长安为之语曰:‘苦饥寒,逐金丸。’京师儿童,每闻嫣出弹,辄随之,望丸之所落,辄拾焉。”

【今译】 韩嫣为汉武帝的宠幸佞臣,受赏赐极多,十分豪富,常用金子制成弹丸来打鸟,每天弹失的有十余枚。长安人传说:“受不了饥寒,去拾金弹丸。”京城的儿童们,每当听说韩嫣出来打鸟,就赶快跟随,望着金丸落下之处,去捡拾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豪富奢侈;也用以指弹丸等圆形之物。

【典形】 韩嫣弹、韩嫣金丸、金丸、拾金丸、王孙金弹丸、逐金丸、韩嫣金弹。

【示例】

〔韩嫣弹〕 宋·刘筠《樱桃》:“楚昭萍已剖,韩嫣弹争投。”

〔韩嫣金丸〕 唐·杜牧《长安杂题长句》之二:“韩嫣金丸莎覆绿,许公鞯汗杏黏红。”

〔金丸〕 清·赵执信《题信州所畜白鹦鹉》:“情知舌巧王孙喜,不向金丸落处飞。”

〔拾金丸〕 宋·陆游《山园屡种杨梅》:“难学权门堆火齐,且从公子拾金丸。”

〔王孙金弹丸〕 宋·苏轼《戏书吴江三贤画像》之三:“却因养得能言鸭,惊破王孙金弹丸。”

〔逐金丸〕 唐·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且知无玉馔,谁肯逐金丸。”


【词语韩嫣金丸】   汉语词典:韩嫣金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散金

    源见“疏傅散金”。指散发钱财,与亲朋故旧共享其赐。唐张说《和魏仆射还乡》:“故老空悬剑,邻交日散金。”【词语散金】   汉语大词典:散金

  • 弄印

    《汉书.周昌传》:“于是徙御史大夫昌为赵相。既行久之,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,曰:‘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?’孰视尧曰:‘无以易尧。’遂拜尧为御史大夫。”徙,调动。御史大夫,官名,西汉三公之一,相当于副丞相

  • 攀号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哀悼帝丧。号,痛哭。《陈书.后主纪》:“上天降祸,大行皇帝奄弃万国,攀号擗踊,无所迨及。”唐刘禹锡《慰国哀表》:“伏惟皇帝陛下,孝思至性,攀号罔极。”【词语攀号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南音

    同“南风”。晋夏侯湛《虞舜赞》:“垂拱临民,咏彼南音。”【词语南音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音

  • 冰山

    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上《依冰山》:杨国忠权倾天下,四方之士争诣其门。进士张彖(音tuàn)者,陕州人也,力学有大名,志气高大,未尝低折于人。人有劝彖令修谒国忠,可图显荣。彖曰:‘尔辈以为杨公

  • 鸣凤朝阳

    源见“凤鸣朝阳”。比喻贤臣得遇明君。宋范成大《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》诗:“鸣凤朝阳尺五天,匆匆忽过白鸥边。”见“凤鸣朝阳”。清·程允升《幼学故事琼林·文臣》:“李善感直言不讳,竟称~。”【词语鸣

  • 朽木之才

    源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指不堪造就的无用之材。元无名氏《认金梳》三折:“量你何足道哉,斗筲之器,粪土之墙,朽木之才,精狗儿之人。”偏正 像腐烂木头一样的才能。比喻人不堪造就或没有才能。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

  • 髯鼎升遐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谓皇帝仙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发兵助温》:“尀耐宫车晏驾,不得叨陪顾命之班;髯鼎升遐,未克追随托孤之任。”【词语髯鼎升遐】  成语:髯鼎升遐汉语大词典:髯鼎升遐

  • 卫足

    《左传.成公十七年》:“仲尼(孔子字)曰:‘鲍庄子之知不如葵(鲍庄子,即鲍牵,鲍叔牙的曾孙,春秋时齐国大夫。知,同智,智慧、智虑),葵犹能卫其足。’”春秋时,齐国大夫鲍牵,因揭发大夫庆克与灵公夫人私通

  • 霜露之辰

    源见“霜露之感”。指父母先人的生日。《聊斋志异.白于玉》:“值霜露之辰,辄问父所,母具告之。”见“霜露之感”。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:“值~,辄问父所,母具告之。”【词语霜露之辰】  成语:霜露之辰汉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