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爪痕
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 丘逢甲《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赋谢》诗:“他年乞与和平里,同证名贤雪爪痕。”
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 丘逢甲《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赋谢》诗:“他年乞与和平里,同证名贤雪爪痕。”
源见“看杀卫玠”。用以形容男子仪容俊美,风采过人。唐黄滔《喜翁文尧员外病起》诗:“卫玠羊车悬,长卿驷马姿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卫玠从豫章至下都,人久闻其名,观者如堵墙。玠先有羸,体不堪劳,
源见“南山铁案”。指不能推翻的定案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交涉上》:“其不合乎律例者,彼公使领事纵百计恃强要挟,官可罢,头可断,铁案终不可移。”亦指定论。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三篇一章:“在商代以前,
即将亡国的预兆。《晋书.五行志》“太和末,童谣曰:‘犁牛耕御路,白门种小麦。’及海西公被废,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,遂如谣言。”
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见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俊杰知时》:“我与你相从几年,你岂不识我?大丈
泛指知识浅陋之人。唐陈子昂《感遇》诗之二十四: “挈瓶者谁子?姣服当青春。三五明月满,盈盈不自珍。” 参见:○挈瓶
《汉书.两龚传》:“龚胜字君宾,楚人也。好学明经,为郡吏。后因王莽篡国,胜以受汉家厚恩,岂能以一身事二姓,遂不饮食,积十四日死,死时七十九矣。门人衰絰治丧者百数。有父老来吊,哭甚哀,既而曰:‘嗟呼!薰
同“玉石俱焚”。北齐 邢卲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群飞在辰,横流俱及。山崩川竭,星陨日销。昆岳既毁,玉石俱烬。”见“玉石俱焚”。烬,烧毁。北齐·邢子才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山崩川斗,星霣日销,昆岳既毁,~。”【
随便答应,不守诺言。唐代魏征《述怀》诗:“季布无二诺,侯羸重一言。”《史记.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楚人谚曰:‘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’”故说“季布无二诺。”【词语二诺】 汉语大词典:二诺
源见“脱骖”。借指救助危难中的人。明 沈自征《鞭歌妓》:“你肯解赠越石骖,我怎便占住了陈蕃榻。”
形容做事果断而又谨慎。出自唐孙思邈(miǎo秒)语。孙思邈(581-682年),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。唐代名医。据传他出身农家,幼年体弱多病,遂立志学医,并精通老庄百家学说及佛教经典。21岁时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