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雅歌投壶

雅歌投壶

后汉书.祭遵传》:“遵为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”李贤注:“雅歌谓歌《雅诗》也。《礼记.投壶》经曰:‘壶颈修七寸,腹修五寸,口径二寸半,容斗五升。壶中实小豆焉,为其矢之跃而出也。矢以柘若棘,长二尺八寸,无取其皮,取其坚而重。投之胜者饮不胜者,以为优劣也。’”后常以“雅歌投壶”称颂武将的儒雅行为。《宋史.岳飞传》:“雅歌投壶,恂恂如书生。”《花月痕》四七回:“今之武将,都有轻裘缓带、雅歌投壶之意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北堂书钞》 卷一○六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 曰:“祭 (zhai)。遵为将军,取士皆用儒术,对酒设乐,必雅歌投壶。”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征虏将军祭遵喜好经书,任将军后,选拔人才都用儒术,每逢设宴奏乐,一定要雅歌投壶。(投壶为古代宴会上一种娱乐活动,宾主依次将箭筹投入壶中,以多少定胜负,负者饮酒。)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武将风流儒雅的气度; 也用以咏饮宴之事。

【典形】 宾从投壶、投壶、投壶歌兴、投壶接高宴、雅歌投壶、祭遵歌吟、征虏投壶、雅咏投壶、雅唱投壶、投壶乐、投壶祭征虏、尊俎投壶。

【示例】

〔宾从投壶〕 明·陈子龙《喜袁临侯开府郧阳却寄》:“檄书倚马销金甲,宾从投壶佐玉觞。”

〔投壶〕 清·唐孙华《送赵二闻之官济宁》:“画戟森严趋属吏,投壶清暇会群公。”

〔投壶歌兴〕 元·刘致《朝天子·邸万户席上》:“横槊吟情,投壶歌兴,有前人旧典型。”

〔投壶接高宴〕 唐·李白《江夏寄汉阳辅录事》:“他日观军容,投壶接高宴。”

〔雅歌投壶〕 元·揭傒斯《纯德先生梅西集序》:“而素尚高洁,登山临水,雅歌投壶,宾馔无虚日。”

〔祭遵歌吟〕 金·元好问 《赠郝万户》:“诗书义府无古今,祭遵军中亦歌吟。”

〔征虏投壶〕 清·顾炎武《上吴侍郎旸》:“征虏投壶暇,东山赌墅优。”


【词语雅歌投壶】  成语:雅歌投壶汉语词典:雅歌投壶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鹤呼子安

    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下《陵阳子明》:“陵阳子明者,铚乡人也。好钓鱼。于旋溪钓得白龙,子明惧,解钩拜而放之。后得白鱼,腹中有书,教子明服食之法。子明遂上黄山,采五石脂,沸水而服之,三年龙来迎去,止陵

  • 七叶珥貂

    源见“金张许史”。借指世代显贵。《汉书》谓金日䃅七世为皇帝近臣。珥貂,貂尾,汉代侍中、中常侍等官插于冠上为饰。唐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千年御鹤,振仙气于帝里;七叶珥貂,袭荣光于戚里。”【词语七叶

  • 於陵之操

    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指逃名隐居的高尚节操。南朝 梁江淹《建平王聘隐逸教》:“挹於陵之操,想汉阴之高。”

  • 张纲弃车辙

    同“张纲埋轮”。清毛奇龄《维扬赠姜侍御图南巡盐》诗:“此方怀旧得遗烈,汉代张纲弃车辙。”

  • 触无怒

    源见“虚舟”。形容胸襟旷达。元揭傒斯《赵照磨虚舟》诗:“宁求触无怒,政用载能浮。”

  • 冀北空

    同“冀北群空”。宋苏轼《和刘道原见寄》:“坐谈足使淮南惧,归去方知冀北空。”

  • 文姬归汉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董祀妻传》(卷一一四):“陈留董祀妻者,同郡蔡邕之女也。名琰,字文姬,博学有才辩,又妙于音律。适河东卫仲道,夫亡无子,归宁于家。兴平中天下丧乱,文姬为胡骑所获,没于南匈奴左贤王,

  • 木罂缻渡军

    木罂缻(yīngfǒu英否):木制之盆瓮,用来缚在身上渡河。罂:小口大腹之盛酒器;缻:同“缶”,小口大肚子之盛酒瓦器。此典指韩信用木制盆瓮渡汉军过河,打败魏王豹军队。后以此典比喻军队以简易工具渡河,出

  • 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门难为言

    看过海洋的人,别的水就看不上眼了;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,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。 比喻见多识广,眼界自高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小,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

  • 九节杖

    《刘根外传》:“汉武帝登少室,见一女子以九节杖仰指日。”《真诰》:“杨羲梦蓬莱仙翁拄九节杖而视白龙。”“九节杖”即仙人所用器具。唐.杜甫《望岳》诗:“安得仙人九节杖,拄到玉女洗头盆。”【词语九节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