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淮南子.道应训》载:卢敖游北海,至于蒙穀之上,见一士人迎风而舞。士人“顾见卢敖,慢然下其臂,遁逃乎碑。卢敖就而视之,方倦龟壳而食蛤梨。”卢与之语,谓自己“穷观于六合之外”,表示愿与士人为友。士人不屑
《尚书.说命》:殷高宗武丁告喻群臣:“梦帝(上帝)赉(lài,赏赐)予良弼,其代予言。”“乃审厥象,俾以形旁求于天下。说,筑傅岩(地名)之野,惟肖。爰立作相,置诸其左右。”此传说《离骚》、《孟子.告子
源见“拜璧”。谓继承皇位。南朝 梁江淹《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》:“履璧之祯,获珪之应,著在纪岁。”【词语履璧】 汉语大词典:履璧
同“洛阳纸贵”。宋惠洪《赠蔡儒效》诗:“江左相传纸价增,东坡一读不复和。”
同“千里莼羹”。清王士禛《采莼曲》之四:“持作千里羹,朝朝下盐豉。”
同“鳞素”。南唐李煜《采桑子》词:“回首边头,欲寄鳞游,九曲寒波不溯流。”【词语鳞游】 汉语大词典:鳞游
《南史.齐江夏王锋传》:“五岁,(齐)高帝使学凤尾诺,一学即工。高帝大悦,以玉麒麟赐之。”古时批阅奏章画“诺”字,因拖末笔如凤尾,故称“凤尾诺”,萧锋年幼而善书凤尾诺。后用此为称赞年幼而有才智的典故。
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徐君宫人娠而生卵,以为不祥,弃于水滨。孤独母有犬名鹄仓,得所弃卵,衔以归母,母覆煖之,遂成小儿,生而偃,故以为名(《尸子》曰:“偃王有筋而无骨,故曰偃。”)。宫人闻之,乃更录取。
用屋漏之水沾过的乾肉来充饥。据唐代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,谓脯沾屋漏之水有毒。故“漏脯充饥”比喻只顾眼前,不顾后患。《抱朴子.外篇.嘉遯》:“咀漏脯以充饥,酣鸩酒以止渴。”鸩酒:毒酒。见“漏脯救饥”。[例
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指清贫的生活,简陋的居室。喻贫寒之家。唐杜牧《长安杂题长句》之三:“江碧柳深人尽醉,一瓢颜巷日空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