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.儒行》“毁方而瓦合”汉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小人合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圭角谓圭之锋铓有楞角。言儒者身恒方正,若物有圭角;不欲异众过甚,去其大圭角,言犹有小圭角也。”后因以“不露圭角”谓深
源见“庾信愁”。用以形容哀愁过盛。唐杜牧《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》:“分薄嵇心懒,哀多庾鬓斑。”
《史记.范睢蔡泽列传》载:魏国人范睢,先曾事魏中大夫须贾。因跟随须贾出使齐国,齐襄王使人赐以金十斤及牛酒,受到须贾的怀疑,上谮于魏相魏齐。魏齐使舍人对范睢倍加笞辱,几乎致死。后来范睢逃到秦国,作了宰相
《汉书.礼乐志》载:汉代用公家车马送应举者。后以“获隽公车”谓会试得中。《红楼梦》一〇三回:“学生自蒙慨赠到都,托庇获隽公车,受任贵乡,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,飘举仙境。”偏正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
《吕氏春秋.不苟论.当赏》:“宁越,中牟之鄙人也,苦耕稼之劳,谓其友曰:‘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?’其友曰:‘莫如学,学三十岁,则可以达矣。’宁越曰:‘请以十五岁,人将休,吾将不敢休,人将卧,吾将不敢卧。
旧时比喻贞女不事二夫。《元史.列女传》:“衣氏,汴梁儒士孟志刚妻。志刚卒,贫而无子,有司给以棺木。衣氏给匠者曰:‘可宽大其棺,吾夫有遗衣服,欲尽置其中。’匠者然之。是夕,衣氏具鸡黍祭其夫,家之所有悉散
源见“苏武节”。谓陷身异国的痛苦。宋文天祥《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》诗之三:“沙边莫待哀黄鹄,雪里何须问牧羝。”叶玉森《玉楼春》词:“伤心失马塞翁吟,忍泪牧羝苏武怨。”【词语牧羝】
同“犀顶龟文”。宋苏轼《狱中寄子由》诗之二:“眼中犀角真吾子,身后牛衣愧老妻。”【词语犀角】 汉语大词典:犀角
水清到极点,就生长不了鱼(因为鱼无所藏,且不得食);人过分精明,就没有交往的人(因为人怀畏惧,不敢同他接近)。 表示对人对事应从大处着眼,不要察察为明。语出《大戴礼记.子张问入官》:“故水至清则无鱼
参见:周穆八荒